馬前卒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動搖
曹雲已經明白了秦風控制大明這些豪門世家的方法
大齊的豪門世家,大都以地方為老巢,擁有大量的土地,而依附在土地之上生存的百姓,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他們的附庸,為了生存下去以及過得更好,他們會緊緊地團結在這些豪門的周圍曹雲很清楚,在大齊,那些自由民們所要負擔的賦稅,是這些為豪門大家佃種土地人的數倍,佃農的賦稅,絕大部分是由田主來交的,而這些田主,也就是這些世家大族他們又掌握着地方上的權力,能很輕易的將這些賦稅在帳本之上以各種理由抹去這就帶來了一個怪現象,那些擁有自己土地的自由民,過得比那些佃農還要悽慘
這樣的時日一條,但凡是個人,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只需要將自己的土地投獻給當地的豪門大家,就可以得到他們的庇護
豪門大家們控制了大量的土地,也就控制了大量的人口
這些年來,大齊的土地兼併愈來愈嚴重,幾乎已經到了危及國家安全的地步,國家賦稅日漸減少,能服徭役的人丁也在減少,但實際上,大齊的人丁,是在逐年增加的
大齊皇帝要增強國力,就必然要奪回這些土地,奪回這些人口而豪門大家一旦失去了對土地的控制,也就失去了對人丁的控制,他們自然不會答允這種情況的出現兩者的矛盾便尖銳的突顯了出來
大明不一樣,他們在立國的時候,便已經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從一開始,便是大棒和蜜糖交替而下,國家在贖回土地的同時,又在想盡一切辦法給這些豪門大族另外一個生財的道路他們做得無疑是很成功的
正如田敏所說的那樣,大明的商人很有錢,但究其根底,卻是無根的浮萍,商人四海為家,那裏有利,在追逐利潤而去,他們註定了不能像大地主那些嚴密的控制着相當數量的人口沒有自己的地盤,終究便不能成氣候
這才是大明能容忍富可敵國的商人出現在的緣故,因為他再有錢,一旦有不軌之心,國家想要收拾他們輕而易舉而不像現在的大齊,想要動一動豪門世家,哪怕是勢力看起來最弱小的勃州周氏,也遭遇到了強力的反撲
勃州為什麼義無反顧地跟着周曙光造反自然是因為周曙光拿住了這些人的身家命脈周氏的勢力隨着那些土地,已經深入到了勃州的方方面面
朝廷詔旨不到鄉里,越往下,宗族的勢力便愈來愈強
明國立國之初,便制定了一系列的扼制宗族勢力的政策,將豪門世家對鄉里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一系列的政策,例如取消徭役等,更是將宗族勢力在鄉下的權力剝奪得一乾二淨朝廷的管理通過縣,鄉,村,直通到每個家庭
明人的做法是很柔和的,達到了目的,卻又避開了激烈的鬥爭國家贖買給了豪門世家台階體面的下台,雖然絕大部分還是因為明軍鋒利的大刀吏治改革,淘汰了大批豪門世家子弟,但卻又在考試制度之中給了他們第二次的機會,大量的寒門子弟進入官員體系,成功地攤薄了這些人對地方上的影響在這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的同時,又極大的抬高商人的社會地位,大力鼓勵經商,貨通南北,曹雲相信秦風大力開展海貿,也正是為了達到這樣一個目的,為那些手裏有着大把銀錢的人找到更多的生財的道路
這些豪門世家雖然失去了土地,但並沒有失去財產,在政治上也沒有遭到打壓,只不過是要與更多的人參與競爭而已,但在現在,豪門子弟在競爭之中仍然是佔着優勢的,因為畢竟,原本能讀得起書的人並不多
大明的那些豪門世家,感到自己失去的並不多,自然不會有更多的反抗
正是基於這個心理,秦風穩穩的站住了腳跟然後,他的組合拳來了,蕭華的村村都有誦讀聲,家家都出讀書人的宏偉計劃,肯定便是基於這個宏偉的政治藍圖,隨着貧家子弟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參與國家治理的人也必然會越來越多,與豪門相比起來,畢竟普通百姓佔據着絕對的數目優勢,就算豪門子弟之中十個人中出一個人才,而普通百姓家中百人千人中才出一個人才,算起總帳來,仍然是那些貧門出身的人才要更多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秦風便能將大明的整個政治版圖完全顛倒過來
這是一個極長遠的計劃,更妙的是,他是在不知不覺之中改變的,所謂的軟刀子殺人,溫水煮青蛙便是這個道理
也許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