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前卒 1977:春風得意
岳開山滿臉春風。 這一次他回到越京城,與他當年從昆凌郡被調任涔州的時候完全是兩個氛圍了,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認為岳開山這是一種貶斥,一種避嫌,是為了替周濟雲讓路。畢竟從昆凌那樣重要的大郡被調到當時一無所有的涔州,無論從那個方面看,都不是將獲得重用的徵兆。
但人才就是人才,不管丟到哪裏,他都能發光發熱。在昆凌郡,岳開山以一介齊國佔領者的身份,能將昆凌郡治理得妥妥貼貼,成為了周濟雲最大的資本,而到了涔州,三兩下騰挪便讓皇帝秦風親臨涔州考察,最終拍板定下了橫跨西地的大運河方案。
如今,大運河在歷經三年的挖掘,疏浚之後,已經全線貫通,船隻自虎牢秀水河可以直通涔州邊地,岳開山提出了西地江南計劃,可以說已經具備了先決條件。
這條大運河的存在,不僅僅是解決了營州,涔州等地長年乾旱的問題,更是打通了西地與大明本土的聯繫,其意義影響深遠,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這一件事雖然最終是由大明舉全國之力辦成的,但始作俑者,提出這一計劃的岳開山,必然也會伴隨着這一條運河的通航而永存史冊。
作為大明的中樞,越京城的人對於官員們的宦海沉浮,自然是最為敏感的,岳開山這樣的人,是怎麼摁也摁不住的,錐藏於囊,縱然短時間內可以掩其鋒芒,但稍有機會,他必然便會破囊而出,鋒芒畢露。
接待岳開山的晚宴規格是相當高的,可以說,以前從來沒有過。
人不多,但卻個個都是大明的風雲人物。
秦風自不必說,皇后閔若兮竟然也親自出席了,首輔金景南,次輔方大治,監察部曾琳,已經退休的原禮部尚書蕭華是陪客。而齊王殿下,在這場晚宴之上,則成為了那個執壺敬酒之人。
岳開山很清楚,這是對他的一種補償。他做出了漂亮的政績,解決了西地與大明本土的交通,讓西地江南一步一步地變成現實,在今後的數年裏,可以預計到的是涔州,營州等原本無比窮蔽的地域,將在經濟之上得到極大的改善,而經濟上的改善必然會促進政治之上的穩定。說句最通俗的話就是,老百姓能吃得飽了,兜里有餘錢了,當然會支持朝廷了,誰會閒得沒事去舉旗造反鬧事,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之上晃蕩呢?
但是,不管現在他做出了多麼漂亮的政績,升遷也是無望的。這是政治之上的一種平衡,朝廷不可能在周濟雲還手握着十數萬重兵的情況之下,把他調入中樞委以重職,在眼下攻打齊國統一天下的爭霸戰已經展開的情況之下,那就只有犧牲他岳開山確保前線的穩定了。
但有功不酬,顯然也是不行的。所以,皇帝便只能以另外的形式來進行彌補,向他表示,立下的功勞,朝廷都是記得的,你要不焦不燥,耐心等候。
岳開山當然有耐心。
他的目標不僅僅是回到中樞成為一個議政,他想當的是首輔。
而他認為,自己是有很大機會成為首輔的。
現任首輔金景南作風強硬,大刀大斧,典型的遇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梗頭脖子人物,這樣的首輔在戰時是不可缺少的,統一天下的戰爭不可能一帆風順,在這個中間,很可能出現許許多多預料之外的情況,這個時候需要的是當機立斷,而不是優柔猶豫,這也正是方大治在上一輪的首輔爭鬥之中,敗下陣來的原因。
不過統一大戰一旦結束,金景南的首輔之路也可能就到了盡頭了。到了那個時候,外敵盡去,沒有了大敵,內部的問題自然而然地就會浮現出來,而金景南在任之上,得罪了太多的人,皇帝必然會以金景南的去職而平息這樣的爭端。
繼任者肯定會是方大治。但在岳開山看來,方大治也只會是一個過渡性的首輔人物,方大治的執政風格有典型的第一任首輔權雲的影子,但他卻缺乏權雲那般的事事能將自己置身事外,從更高角度看問題的能力,方大治本身,與很多的經濟利益集團糾葛太多了,他當上首輔之後,搞不好就會深陷其中。
岳開山太清楚現在大明創造財富的能力了,方大治一旦當上首輔,以後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一個問題。倒不是說方大治本人很貪婪,這個人並不缺錢,也不貪錢,但問題是他身後的利益集團會推動着他身不由己的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