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 第七百八十六章 各種不足
更新:09-15 10:22 作者:終極側位 分類:軍事小說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中心是小亞細亞。在那裏有土耳其帝國最為精華的部分。這個情況一直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不是奧斯曼帝國不重視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而是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而已,連修建一條橫貫整個平原的鐵路都要依靠外援的國家,如何能真正的將這裏抓住並且開發呢?而且土耳其人在中東各族中並不受歡迎,奴隸主和奴隸永遠不可能和平共處,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土耳其不但無法將這裏轉化為帝國的力量,反而要抽出相當一部分的力量來鎮壓當地的各種起義和反抗活動。
在本位面中因為德國的強勢介入以及青年土耳其黨更加強勢的對內政策,當然了,還有華夏共和國廉價處理的大量軍火,讓土耳其國家機器實力大增,蘇丹的遊騎兵在整個兩河流域以及阿拉伯半島所向披靡。而此時那位號稱「阿拉伯的勞倫斯」的英**官還沒有到阿拉伯半島,所以在高壓政策下,土耳其帝國對整個中東地區尤其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控制力大增。這也是為何德國政府最終將德土聯合艦隊的基地選擇在這裏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這些情況都是紙面數據,但是具體情況如何,德國海軍還是要派專業人士來調查的,而當斯佩伯爵帶領部分艦隊來到這裏的時候,他們終於明白了所謂的「軍港」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這裏就是我們未來的艦隊基地嗎?」看着映入眼帘的蘆葦和椰棗樹,斯佩伯爵十分鬱悶的說道。按照他的看法。這絕對比德國任何一個地方都更加接近原生態,環境很不錯,景色很優美。還有一些古建築坐落在附近。但是這一切都和一個合格的海軍基地沒有任何關係!至少現在是這樣。
在一個叫法奧的港口。德國人認為這裏的水文情況絕對可以供一支強大的艦隊駐紮。往裏面走還有一個湖泊,為艦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縱深,如果巴格達鐵路建成的話,從德國運來的貨物通過巴爾幹半島到小亞細亞之後,就可以順着鐵路運往奧法港。按照德國人的想法,駐紮在這裏的德土艦隊可以獲得幾乎所需要的一切設備,比如說各種部件、彈藥什麼的。
但是斯佩伯爵很快就意識到。即使按照德國政府的設想,巴格達鐵路建成後,法奧在短時間內也絕對無法成為一個能夠供主力艦使用的港口。要知道。即使在條件良好的巴達維亞港,為了容納整個俄荷艦隊,荷蘭人和俄國人整整忙活了6年時間,才能勉強夠用。而雖然德土艦隊在總噸位上沒法和顯赫一時的俄荷艦隊相比。但是在對船塢和配套設施的需求上卻比俄荷艦隊一點都不差。要知道,在未來德土艦隊可是要擁有排水量高達2.5萬噸以上的超無畏艦的,別的先不說了,至少港口要有3萬噸左右的船塢同時可以有能起吊三聯14寸炮炮塔的龍門吊吧?沒這些東西,昂貴的戰艦隻是消耗品!
當年情急之下投土的戈本號戰列巡洋艦在戰鬥中觸雷後,就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船塢,直到打下了俄國的船塢後,這艘觸雷後只能做應急處理的主力艦才得以進入船塢修理。由此可見。土耳其其實是不具備獨立修繕無畏艦能力的,一艘兩萬出頭的戰艦都這樣。更別說一艘超無畏艦了。除了最基本的船塢和設施之外,土耳其在港口的防禦上幾乎和沒有什麼區別,讓本來資金捉襟見肘同時要應付國內起義和俄國的土耳其再新建一個完善的海軍要塞?這可卻是難為他了。總之一句話就是,即使再給土耳其人六年時間,這裏能否達到一個合格的海軍要塞都是十分難說的事情。
如果說海軍硬件是可以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話,那一國海軍的人員則絕對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俗話說百年海軍就絕對可以說明建設一支強大海軍需要的時間之長了。再舉個形象點的例子,北洋艦隊,僅僅是一支地區艦隊從開始訂購戰艦到最後成軍整整用了十多年的時間。而人才培養更是艱難,李鴻章最後還是不得不使用閩系人士來指揮這支艦隊。天津水師學堂根本不夠用啊。這還是一支前無畏艦隊,要是想弄一個純正的無畏艦隊的話,這人才問題更嚴重!嚴重到了斯佩伯爵都認為無法解決的程度了!
不少隨同考察的德國海軍官員都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將一支寶貴的艦隊浪費在蘆葦盪里是一件極不負責任的事情。他們認為既然如此倒不如將遠東艦隊的寶貴戰艦調往北海,增強主力艦隊的實力更為合算。畢竟現在的土耳其表現確實可以用不靠譜來形容。
「除非我們將土耳其人全換成德國人,否則我對這支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