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天子 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
劉秀沉吟了一會,反問道:「倘若調回馮將軍,誰可任征西軍主將?」
王元回道:「此事當由陛下定奪!」
劉秀深吸口氣,說道:「現朝中無人能接替馮將軍!」
說着話,他環視左右。
目前朝中善戰的將官,都在外征戰,能堪以重任的,只有右將軍鄧禹和左將軍賈復。
以前鄧禹是征西軍主將,後因作戰不利,被馮異取代,現在不可能再把鄧禹調回征西軍,而賈復則缺乏統領大軍作戰的經驗,也不適合擔任征西軍的主將。
王元說道:「陛下,既然馮將軍犯了錯,理應調回京師問責!」
他的職責就是監督天子是否有做得不妥之處,至於誰可接任馮異,那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事情。
劉秀看眼王元,說道:「此事,以後再說吧!馮將軍有大才!」
言下之意,以馮異的才幹,固然有錯,也是可以容忍和原諒的。
王元聞言,立刻緊鎖眉頭,意味深長地說道:「亡國之君都很有才!夏桀有才,商紂亦有才!」
他此話一出,在場的大臣們無不變色,有些大臣都不知覺地張大了嘴巴,滿臉的驚恐之色。
劉秀勃然大怒,王元以夏桀商紂為例,他是把自己比成夏桀商紂,還是把馮異比成夏桀商紂?
劉秀氣得肝都疼,怒聲說道:「簡直一派胡言!」
王元可不認識自己說錯了話,他是諫議大夫,皇帝有錯,他就得挑錯,如果他因此惹惱的皇帝,被皇帝殺了,那也可以青史留名。
古往今來,言官都有這個毛病,就是不怕死,如果真被皇帝處死了,那好像是完成了這輩子最大的成就。
到了明朝時,這種風氣達到了鼎盛。
劉秀當然不會因為王元的舉例不當而殺他,不過心中也着實是厭煩。
他皺着眉頭說道:「此事,我會仔細斟酌的。」
雖說王元當眾指出劉秀不懲馮異有錯,但劉秀終究還是沒聽王元的。
三輔地區並不太平,公孫述在蜀地蠢蠢欲動,時不時的出兵襲擾三輔,北方的隗囂對於朝廷的調令置若罔聞,一直在積攢實力。
這一南一北,都是三輔乃至洛陽的心腹之患,這個時候,劉秀不可能把馮異從長安調回洛陽。
洛陽這邊對於公孫述沒什麼感覺,畢竟相隔太遠,若說有感覺,也就是前段時間,公孫述發起了輿論戰,散播對劉秀不利的讖語書籍,最後也被劉秀成功化解了,並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
但長安不一樣,三輔地區遍佈着公孫述的暗樁和眼線,一些地方官員也早被公孫述暗中收買,為公孫述辦事。
像被處死的長安令,馮異早就查出他與公孫述的人往來頻繁,馮異一直不動聲色,不過長安令扣押軍糧這件事可是觸碰到了馮異的底線,軍中無糧,那還了得?
將士們可以不領軍餉,可以沒錢花,但絕不能吃不飽飯,這可是會引起將士譁變的大事。
長安令踩過這條紅線,馮異還豈能容他?
長安百姓都以咸陽王稱呼馮異,這也是公孫述的人暗中蠱惑的結果。
其實對於公孫述而言,最大的威脅不是洛陽,洛陽的兵馬一時半刻也打不到蜀地,北方的隗囂也不是威脅,隗囂沒有蠢到為劉秀和自己拼命的地步,他最大的威脅就是馮異。
馮異麾下有十萬征西軍,這支征西軍,先後經歷過征戰劉玄、征戰赤眉、剿滅鄧奉等等一系列的戰爭,經驗豐富,驍勇善戰,征西軍在三輔,不僅將三輔守得固若金湯,而且對蜀地構成最直接的威脅。
征西軍的戰力再怎麼強悍,如果沒有一名優秀的主將,也不足為慮。
要命的是,征西軍的主將是馮異,這位漢軍大將不好錢,不好女色,淡泊名利,治軍、打仗還厲害得很,對於公孫述而言,馮異儼然已成為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為了除掉馮異,或者說為了把馮異弄走,公孫述這邊沒少煞費苦心。
可是馮異在征西軍的地位一直穩固,難以動搖,就連馮異私自處死長安令,而且還被三輔百姓稱呼為咸陽王,都未能惹惱劉秀,未被劉秀調走,這讓公孫述一籌莫展。
蜀地,成都,皇宮。
公孫述找來陌鄢,私下裏商議三輔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