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232章 回頭路
石全彬看着十三郎,身材高大,這幾年更變壯了不少,站在那裏像一座山一樣。連連點頭:「教頭如此身軀,若不是遇上杜提舉,在鄉間着實可惜了。我奉朝廷之命,到這裏觀軍,看這幾年練兵實效到底如何。前幾日看了炮兵,着實犀利非常,天下無人可比。今日到騎兵營看看。」
十三郎叉手:「但憑團練吩咐!」
石全彬對身邊的杜中宵笑道:「雖然同在一軍,武教頭跟姚炮主卻不一樣,豪爽許多。姚炮主雖掌重兵,人卻文質彬彬,說話不多,條理清晰,好似個讀書人一般。我多年在外統軍,到了騎兵這裏,才覺得分外親切。前幾日在炮營,總覺得束手束腳,說話都不好大聲。」
杜中宵道:「這是難免的事。炮營里上到主將,下到士卒,日日裏讀書識字,計算地形彈道,可不就是那個樣子。他們做事首先要的是心細,自然就是那種氣度。」
一邊向營中走,石全彬問道:「你們這裏,有鐵甲騎兵麼?鐵監製的鐵甲,這幾年愈發精良,穿在身上活動自如,猶勝於皮甲。而且價錢不貴,製造方便,不似皮甲花那麼多功夫。」
十三郎道:「回團練,鐵甲雖好,與皮甲比起來太重,軍中用得不多。我們這裏多是皮甲,沖陣時無非再加兩重罷了。士卒力氣在那裏,穿上鐵甲,諸多不便。」
石全彬看着十三郎奇道:「似教頭這山一樣的猛士,鐵甲穿上又有何礙?禁軍中的猛士,有的還在鐵甲里再套一層薄鎖甲,陣前刀槍不入。」
十三郎道:「末將自然可以穿鐵甲,能行動自如,軍中就不容易了。一則難有那樣猛士,再者隨州在南,也沒有那麼多的好馬。穿了鐵甲,軍中的馬匹很難衝起來。練了幾年,現在堪堪有一都鐵甲兵。」
石全彬點了點頭:「原來如此。人馬俱缺,那就沒有辦法了。」
鐵甲規模化製造比皮甲便宜,防護還勝過皮甲。鐵監完善了制式,這幾年大規模生產,禁軍中的精銳軍隊,大部已經換了鐵甲。營指揮使以上,都是量過尺碼,由鐵監按身材精製的。其他人員,則是鐵監生產幾種規格,各選適合自己的。
裝備鐵甲,對禁軍戰力的加成,還要勝過槍炮。不說鐵甲騎兵,就是精銳步兵,一排穿鐵甲拿長斧大刀的高大兵士一路砍過去,血肉橫飛,比成排倒下的敵軍場面震撼多了。相對於對槍炮的抵制,禁軍對鐵甲非常歡迎,針對實際使用的情況,向鐵監提了許多意見,現在已經非常成熟。
每過幾年,就有將領到各地揀汰廂軍,身材高大、武藝超常的人選入禁軍中。進入禁軍後再層層選拔,其中的精銳,如諸班直、上四軍、和拱聖、雲騎等軍,無不身材強壯。鐵甲用在這些人身上,正是好馬配好鞍,用對了地方。好鋼打造的軍器,加上穿鐵甲的強壯士卒,三衙自認現在禁軍戰力強了許多。
杜中宵也知道禁軍的情況,聽石全彬不斷說着鐵甲的好處,對於營田廂軍裝配不多,心中顯然有些輕視。不由想起一句話,子彈是懦夫,刺刀是好漢。刺刀又算得了什麼好漢?顯然在朝中將領眼裏,長斧大刀比刺刀更有資格做好漢。
到了校場,看十三郎集結的演示隊伍,站在那裏整整齊齊,石全彬道:「奇怪,怎麼不見弓騎?」
十三郎叉手:「回團練,我們軍中沒有弓騎。凡非鐵甲重騎,輕騎例裝騎槍一支,以代弓弩。」
「用騎槍?」石全彬看了看杜中宵,「什麼是騎槍?也是火槍麼?」
杜中宵點頭:「不錯,騎槍比弓弩方便許多,軍中的騎兵都是用騎槍。與步兵用的火槍相比,騎槍短一些,一般為雙管,可以連續兩發,裝填也方便許多。當然,威力就比步兵火槍差得遠了。」
「原來如此。」石全彬沒再說話,顯然不知道騎槍代替弓箭是個什麼思路。宋軍的騎兵,比步兵還要重視弓箭,大多都是弓箭手,練的是騎射戰術。一般騎兵,都是八九成用弓,一兩成刀槍。平時訓練也是以射箭為主,直射、輪射等等。樞密院要求練習的「之」字射,已經是非常先進了。說到底無非是儘可能在有效的距離內,能夠射出更多的箭。
出現這種局面,首先是步兵的發展,正面進攻能力增強,騎兵沖陣的效果降低。正面對陣,宋軍一般是用步軍長兵器破敵,協同的騎兵利用機動優勢,攻敵弱點,擴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