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89章 各有側重
帥府,包拯進來,對杜中宵拱手行禮,道:「契丹使節已經離開了?」
杜中宵點了點頭:「剛剛送走。——說來好笑,那使節竟然還想在勝州留幾天,以示善意。看來還是有些不放心,想看看勝州情勢。他們那裏就要開打了,留在這裏做什麼?早早打發了事。」
包拯上前,看杜中宵在桌上鋪了一張紙,畫了一幅圖,向上面一個一個填人名。這種做法自己第一次見,忍不住上前觀看,問道:「節帥這是在做什麼?」
杜中宵道:「這是契丹的各勢力,我做個樹狀圖出來。龍圖且看,這圖像不像是一棵樹?從最上面漸分枝椏,而成為一棵大樹。實在沒有辦法,契丹除了奚人、渤海人和漢人外,本族分為皇族和後族。皇族和後族裏又公許多支,看着同族,其實關係極為疏遠。外人不知究意,哪裏能分清楚?更加不要說他又有契丹名,又有漢名,還有乳名、字諸般種種。數月以來,帥司費了不少力氣,凡契丹貴戚高官,都搜集了許多資料。我這裏分門別類,把他們的族屬、支系標記清楚,不致混亂。」
包拯看着桌上正是後族的阿古之一系,從阿古之始,後輩的子孫枝系清清楚楚。不但是男性,就連重要的女性有哪些,有哪些家族聯姻,也都標記清楚,不由連連點頭。
契丹還帶有部族遺風,一個人首先是部族的成員,其次才是朝廷官員。不分清楚部族,契丹官員的傾向就捉摸不清。以前宋朝的情報很弱,經常連契丹和党項重要官員的名字都搞不清,更不要說對兩國的行動做出預判。杜中宵到河曲路,才初步建立起情報網絡,掌握兩國動向。
隨着秋意漸濃,契丹內戰已經不可避免。雖然朝廷已經決定了不參與,但對戰局不可能不關心,哪方可能獲勝,更應早做預判。不要出現押錯了寶,到時被人反噬的事情。
把桌上的樹狀圖一一擺完,杜中宵看了一會,對一邊的李復圭道:「經判,抽幾個得力人手,依着桌上的圖,把契丹的官員如此排布起來。對了,還要別調人員,對擺好的圖仔細核對,不得有錯漏之處。」
李復圭應諾。經略司有自己的情報機構,有專人做這些事情。杜中宵只是擺個樣子,告訴手下要這樣去做,當然不需要親自動手。
把桌上的樹狀圖收起來後,杜中宵與包拯落座,士卒上了茶來。
請了茶,杜中宵道:「理清了契丹各勢力,党項同樣也要照此辦理。去年屈野河一戰,党項國相沒藏訛龐帶軍來援,結果偷雞不成蝕一把米,反把地斤澤丟了。這幾個月,他被党項多個勢力為難,權勢不比以前。諒祚雖然年幼,只能任由權臣擺佈,太后沒藏氏可不同。我們搞不清党項局勢,一個不好,沒藏氏突然發難,奪了沒藏訛龐職權,到時難免手足無措。」
包拯道:「節帥說的是。除了党項,其餘勢力該不該也如此?比如高昌國。年末鐵路就會修到黑水城,那裏離着高昌已不遠。可朝廷對高昌國勢力一無所知,只知其王為阿廝蘭,高官貴戚完全不知。」
杜中宵道:「不只是高官貴戚,就連高昌國王也不知道多少。阿廝蘭番語是獅子的意思,西域那裏習慣用這稱號,不只是高昌國王,許多國王都稱獅子王。」
包拯點了點頭:「也有此說。聽說喀喇汗王也稱獅子王,想來是他們那裏風俗。」
杜中宵道:「沒有辦法,此事只能留待以後。等到西域商路開通,來的番商多了之後,我們了解了那裏局勢,也可以派商隊到那裏去。只要鐵路到了黑水城,也就由不得他們不同意了。」
包拯道:「太宗年間,王延德使西域,到高昌的時候,契丹使節也在,兩使差點火併。去年宗真斃於唐龍鎮,不知高昌那裏還有沒有契丹使節。我們不妨上書朝廷,派使節到西域出使,看看他們那裏對朝廷到底是何態度,再定行止。」
杜中宵搖了搖頭:「今時不同往日,朝廷又派使節,總要他們先派使節來才對。」
「也對。」包拯點了點頭,不再提起此事。王延德出使西域,一是當時對西域情形一無所知,不知那裏還有多少名義上屬於中原朝廷的勢力。二是河西未靖,朝廷需要西域勢力支持。現在不同,對於西域的幾大勢力,雖然不知他們詳情,卻知道大致分佈。隨着党項擊敗高昌,吞併瓜沙二州,那裏已經沒有什麼漢人的獨立勢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