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43章 舊人相見
出了酒樓,送別三人,杜中宵看着天上的圓月,伸了個懶腰。此時已是半夜,街上沒什麼行人,只有一輪圓月,高高地掛在天上。月華如水,照在京城的大街上。
杜中宵的家在高陽正店西邊不遠,離的最近。韓月娘花大價錢買下的房子,這時顯出好處。京城裏的房子太貴,越是離着皇城近,大的房子越少,想找處合適的真不容易。
走在街道上,杜中宵覺得心情放鬆了許多。回到京城一個多月,慢慢開始有自己的生活圈,日子正常起來。今天皇帝說,可以找以前的河曲路的屬下,也是一個信號,對杜中宵防得不那麼嚴。當然,這也說明了這些屬下,沒有帶兵的將領,大多都是在軍校教書。
教書就教書吧,反正官正常升着,俸祿發着,只是不帶兵而已。現在禁軍的情況,不是單獨編練幾隻軍隊,也沒法去帶兵。新舊衝突,比杜中宵以前想的還要嚴重。
第二日一早,杜中宵讓羅景去城中,把自己在河曲路時的幾個重要將領,如竇舜卿、姚守信和十三郎等人請到自己家裏,飲酒閒談。自從他們被調入京城,好多人都再沒見過。
太陽高升,三人提了兩隻雞,帶了幾條魚,還有一壇酒,高高興興地到了杜中宵府上。
杜中宵看了三人帶的東西,笑道:「到我這裏,為何還帶雞啊魚的,難道是怕請不起你們嗎?」
竇舜卿道:「這是禮節,我們到經略府上,豈能空手?不過經略家大業大,一般禮物不缺,能夠讓經略看上眼的,我們又着實買不起,只好帶些吃食了。」
杜中宵笑着搖頭,讓家人把東西拿去,在客廳里落座。
上了茶來,杜中宵道:「離開河曲路三年了,你們在京城,過得還好嗎?」
姚守信道:「初來的時候忙一些,後來就是在軍校里,每日裏教課。若是心情放開,當然是比在軍中安逸許多。不過經略知道,我們這些人是營田廂軍出身,好不容易得了正式軍職,卻又到軍校來。說老實話,初時大家牢騷滿腹,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杜中宵嘆口氣:「有什麼辦法?唐龍鎮一戰連敗契丹,還斃了契丹國主,外帶一群大將。到了順化渡,又乾淨利落地擊敗党項。我們這些人,立的軍功太多,太大,也只能夠如此了。所謂功高不賞,能夠安安穩穩教書,已經是難得日子,不要滿腹牢騷。」
姚守信道:「初來的時候不明白,幾年的時間過去,大家也都想通了。便如經略,後來又平定了西域,何其大的軍功,還不是回朝做個御史中丞?」
杜中宵笑着搖頭:「做御史中丞有什麼不好?只要謹慎一些,誰都不得罪,也能落個好名聲。」
其他幾個人一起笑。這麼長時間,大家也都想通,朝廷的安排,實際就是剝除杜中宵兵權。雖然留了楊文廣和趙滋兩人在河曲路,最重要的騎兵和炮兵首領,卻都在軍校養起來。楊文廣和趙滋本來就是禁軍軍官,與這些人不一樣。官場上的事,升升降降,本就如此,不能夠想得太多。
說了會閒話,杜中宵道:「京城軍校現在情況如何?我聽人說,你們師資力量雖好,教的效果卻一言難盡。初時比武都軍校差,後來大家慢慢就不當一回事了。」
十三郎道:「京城軍校,除了進來的一些武舉人和落第進士,其餘全為京城禁軍的軍官。他們許多人大字不識一個,要從頭開始教,如何教得?我們在隨州時,初入學校,不識字沒關係,一直有認字的學習班。這些人是軍官,年紀又大了,識字班哪裏教得了?最後就是,大部分在軍校里學習的人,連字都認不了幾個,能教成什麼樣子?人人都知道這樣,也就沒人管了。」
杜中宵道:「那些進入軍校的武舉人和落第進士呢?他們總是識字的,應該教得好。」
十三郎道:「這些人還好。初時他們與禁軍來的人一起上課,最後不是辦法,聖上特旨,讓他們別做一處。這些人倒是學得好,只是三年時間,剛剛有人能夠出去帶兵。官職太低,沒大用處。」
杜中宵點了點頭,沒有再說。心中卻明白,軍校真正教出來有用的人才,只怕多是在那些武舉人和落第進士中。朝廷只怕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分開教課。
舊軍隊的改造談何容易?特別是在這樣的和平時期,而皇權的倚仗,正是原來的禁軍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