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90章 別有任用
第二日沒有早朝,杜中宵起的晚了些。直到太陽初升,在家裏吃過了早餐,才到御史台去。剛剛到了官廳,主簿葉項急忙迎上前來,拱手道:「中丞,剛剛有小黃門來傳旨,命中丞來了之後,立即入宮!」
杜中宵點了點頭,有些意外。當然心中明白,韓琦佔了興慶府,党項戰事告一段落,朝廷迎來了非常關鍵的時刻。只是不明白,皇帝為什麼找自己。把自己從河曲路調回京城,明顯是奪了兵權,不想自己過多參與軍事才是。
進官廳略作收拾,杜中宵帶了隨從,進了東華門,直向垂拱門去。進了大內,由小黃門帶着,一路到了崇政殿。行禮如儀,進了大殿,趙禎已等在那裏。
賜座之後,趙禎吩咐上了茶湯,對杜中宵道:「韓琦破興慶府,契丹兩相爭告一段落,此非常之時也。今日請中丞來,便就是對後續的事情,請教中丞。」
杜中宵急忙捧笏:「臣豈敢。凡國事,盡臣之力,冒死盡言而已。」
趙禎道:「自儂智高叛時,中丞帶在京西路時練的營田廂軍北上救唐龍鎮,勝契丹,敗党項,拓地萬里。周邊各國,皆非中丞一合之敵,於今四年余了。韓琦、狄青率大軍滅党項,還是依賴中丞在河曲路留下的兵馬。狄青三十萬大軍,自九月出兵,到現在四個余月,未下靈州。韓琦與趙滋率三萬人,從星星峽奔襲三千餘里,最後去進佔興慶府,逼降党項。兩軍相較,其間差距,着實令人一言而盡。」
杜中宵道:「戰事雖然看將領士卒如何,最後功績,許多時候也要看運氣。」
趙禎搖了搖頭:「僅憑運氣二字,怎麼會有今日的差距?狄青兵精糧足,三十萬大軍,三個月也只到靈州城下。若沒有韓琦所部,說實話,今年能攻下靈州就算不錯了。狄青所部大軍,是原來的京城禁軍整訓而來。最開始,京城軍校和河曲路軍校便就較量過,京城軍校大敗。當時禁軍的將領,都說是他們不熟悉新的軍制,新的槍械,才致大敗。最後,京城禁軍便就依軍中將校所議,整訓完成。出征党項,這些將領豪言必然建功,全軍早已經今非昔比。結果呢?唉——」
杜中宵沉默了一會,道:「臣不知道現在軍中到底什麼情況,許多事情也難以言說。不過,想來前方狄太尉帶着這支軍隊,也必然費心。狄太尉在軍中數十年,從小卒而起,行軍打仗,自然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最後卻緩慢前行,必然有其不得不的原因。」
趙禎點了點頭:「當年好水川一戰,韓琦指揮並無大錯,最終卻大敗虧輸,任福戰死。主帥一旦分兵,若是控制不力,就會出現意外。狄青是怕再犯好水川一戰的錯誤,才一直小心翼翼。」
杜中宵道:「想來是如此吧。恕臣直言,以前禁軍的弱處,看得出來。小戰時並不怕党項人,一到大軍合戰,就會出各種各樣的錯誤。有的時候是將領畏懼,不戰而逃,有的時候是配合不力,從來沒有全軍一心出戰的時候。狄太尉想來是怕此事,所以帶兵格外小心。」
趙禎點了點頭,想了想,又搖了搖頭。兩相對比,以前禁軍的毛病現在看得清楚,實際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統兵官權力太大,戰時缺少組織,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沒有主帥壓陣,下面的統兵官能出各種想都想不出來的毛病。狄青已經足夠小心,惟一一次分兵,還出了青崗峽的亂子。事實如此,再說就沒有什麼意思了。此次戰事,是趙禎對以前舊軍制的最後一次挽留。
想了一會,趙禎道:「滅党項之後,就要面對契丹了。今日請中丞來,就是想聽一聽,中丞對如何對陣契丹,心中可有計較?以朝廷現在的兵力,對契丹有幾成把握?」
杜中宵道:「狄太尉所部禁軍,臣所知不多,不敢多言。河曲路整訓過的兵馬,有十五萬,若是指揮得當,或許可以乘耶律重元之敗,取西京道。縱然不能取西京道全境,也要爭取佔住幾州,如朔州和應州。如此一來,以後整訓兵馬之後,再取西京道就容易許多。再多,就不敢想了。」
趙禎道:「現在看來,狄青所部三十萬人,不重新整訓,只怕用不得。縱然有槍炮,也不能如河曲路舊部,所向無敵。槍炮終有一天會被敵國學去,不是百世不易之法,當別想辦法。」
杜中宵道:「陛下所言極是。便以此次攻党項來說,他們就造了炮,雖然不如朝廷造的,終究是能用的。將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