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47章 不念舊惡_頁2
「謝相公賞識!只是下官年輕資淺,只怕——」
鄭戩擺了擺手:「火山軍雖同下州,其實不過一縣之地,你做過一任知縣,無所謂資淺。只是火山軍與契丹接壤,向來是用武將做知軍,換你去,當用心軍事。」
杜中宵實在不知道是該怨鄭戩,還是謝他。自己的性格,為政風格,跟他格格不入,勉強做下去確實對兩人不好。鄭戩是邊路大帥,職權不是一般知州可比,他也不想將就,有話直接說出來。不過雖然與杜中宵做事風格不同,倒也沒有難為他,去做知軍,實際是升官了。
看着鄭戩面色嚴肅,沒有什麼表情,杜中宵實在摸不透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鄭戩淡淡地道:「我看過你為官履歷,其實做得最好的,是在永城知縣任上。到此地為簽判,多是處理各種疑難,可見夏相公也是這樣看你的。與其在這裏諸事不順,不如去任一地主官,於你,於朝廷都是好事。最近契丹與党項交惡,連番大戰,契丹吃了不少敗仗。沿邊各路,多留意契丹事務,以為這是本朝的機會,我卻不這麼認為。正是因為契丹在党項那裏吃了苦頭,對本朝反不會示弱。難就難在,本朝也沒有什麼辦法對付契丹,在邊境展示軍力又有什麼用?又不能去打。你到火山軍之後,切記留意民生,讓邊境百姓安居樂業,不要與契丹人爭一時之氣。」
杜中宵拱手稱是。鄭戩的話已經講得很明白,不贊同夏竦年初邊境巡兵的做法。自宋立國,對契丹幾乎沒有勝績,展示兵力人家也不會怕你。他們敗於党項,大宋敗得更慘,心理依然處於優勢。對契丹示威的結果,是契丹對大同府一線更加重視,佈置更多兵力,對河東路的壓力更大。
夏竦和鄭戩誰對誰錯?杜中宵說不上來。這其間的關鍵,就是宋敢不敢與契丹開戰,哪怕是小規模的戰役,哪怕是小衝突。如果敢,夏竦就是對的,不敢,鄭戩的做法才合適。杜中宵一個幕職小官,對時局判斷怎麼比得上一路大帥。他既不知道朝中的情況,對河東路的軍事實力也不了解,更加不清楚契丹那邊的兵力,這種事情,只能夠聽上面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