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大明 第二百八十六章.南巡之前(上).
……
太子朱和堉在離京辦案期間,一口氣抓捕了近百位貪官污吏,又在回京之後,當眾彈劾了周尚景、黃有容、沈常茂這三位權高位重的內閣閣老!
這件消息是如此的驚駭震撼,以至於短短一天之內,便已是傳遍了京城朝野!
對於太子朱和堉的這般舉動,有人稱讚,認為太子朱和堉一舉肅清了南北直隸之間的官場弊病,震懾了廟堂中的鬼魅魍魎,朝中風氣定然會因此而大變!但也有人批評,認為太子的這般舉動太過魯莽,必然會引起朝野混亂,危及了朝堂信譽,並且只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原本,這一天是殿試揭榜的日子,所有人都在關注着狀元、榜眼、探花們究竟會花落誰家,然而太子朱和堉終究是出手不凡,竟是瞬間就轉移了人們的注意力,讓京城的官民們頓時忘了殿試的事情,只是紛紛討論着接下潰轡蓿啻恚嘈∷擔啵譿..疵硤蒙系姆縉鷦朴浚?br />
損失了大量朋黨、並且被太子朱和堉當眾彈劾,周尚景、黃有容、沈常茂這三位閣老真能咽下這口氣?接下來又會有怎樣的報復舉動?
德慶皇帝接下來又該如何選擇?是支持太子朱和堉並藉機打壓三位閣老?還是駁回太子朱和堉的彈劾,以平息廟堂上的混亂?
還有太子朱和堉,一向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他,接下來又會有怎樣的動作?是偃旗息鼓?還是再接再厲?
每一個問題、每一種可能,皆是讓朝野臣民們議論紛紛,認為第二天早朝之上必然會有一番爭鬥。廟堂之上,更是一副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
然而。暗流涌動之下,最終的結果。卻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想像!
……
第二天,早朝之上,形勢超乎意料的平順安穩,竟是一副君賢臣恭的和睦景象。
首先,周尚景、沈常茂、黃有容三位閣老因為太子朱和堉的彈劾,同時向德慶皇帝上了請罪摺子,而德慶皇帝則是駁回了他們的請罪摺子,並且還寬言撫慰了一番。
接着,德慶皇帝肯定了太子朱和堉審辦「南巡籌備舞弊案」的成果。並誇讚太子朱和堉「頗有太祖高皇帝之風」,然後又駁回了太子朱和堉彈劾三位閣老的摺子。
最後,德慶皇帝與百官們商議了南巡的事情,並任命太子朱和堉為監國太子,而黃有容則被任命為輔政大臣,而百官各派,對此決議也是紛紛贊成。
在此期間,雖有一些波折,但大體上風平浪靜。並沒有想像中的驚濤駭浪、風起雲湧,既沒有相互爭吵,也沒有相互攻訐,三大閣老們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太子朱和堉也沒有損失太多的威信,而德慶皇帝也藉此穩住了廟堂局勢,可謂是皆大歡喜!
這般局面。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待消息傳出之後。朝野臣民一時間皆是心中疑惑,但即使思索良久。卻也想不出原因究竟!
事實上,古往今來、無論中西,真正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決策與決議,往往都是由少數掌權者在私下裏商議着決定的,而下位者們的議論與猜測,並不能產生任何影響,至於事後的公議與投票,也只是一種糊弄百姓的表面流程罷了。
這一次,也同樣如此!
就在太子朱和堉回京的這一天,就在朝野臣民們議論猜測、慌亂自危的時候,德慶皇帝在傍晚時分秘密召見了周尚景、黃有容、以及沈常茂三人,期間德慶皇帝與這三位閣老究竟商議了什麼,並沒有多少人知曉!…
只是,沒過幾天,內廷傳出了消息,因為東廠「誆財挾仇,視幹事者為窟穴,冤死者相屬,造就冤假錯案無數」,所以德慶皇帝頗是震怒,並下令整頓,接着東廠衙門自廠督馮德勝以下,大量人員遭到清洗,甚至連內廷十二監也因此而受到了影響。
接着,在南北直隸之間、四省十三府之地,因為「南巡籌備舞弊案」而出現了大量的官位空缺,這些官位空缺也自然需要另選官員接任,又因為周尚景、黃有容、以及沈常茂這三位閣老「德高望重、慧眼識人、並深悉朝中百官的心性作風」,所以接任的官員人選,德慶皇帝將其中一半交給了三位閣老商議擬定!
這些事情,自然是德慶皇帝與三位閣老的暗中交易了。
只是,在這個時候,這些消息還屬於隱秘,並沒有多少人知曉,當它們傳播出來的時候,已是德慶皇帝開始了南巡之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