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大明 第九百三十三章力所能及的事情
……
……
聽到趙俊臣所頒佈的賞罰條規之後,在場所有人都是滿臉驚嘆,認為趙俊臣當真是大手筆!
但趙俊臣並不這麼認為。
按照趙俊臣所制定的賞賜標準,假設今年總計有十萬蒙古大軍入侵西北諸省,哪怕是這十萬蒙古大軍最終全部被邊軍殺得乾乾淨淨,也不過是一百萬兩銀子的賞賜銀子,再加上撫恤銀、養傷銀、翻倍兵餉等等,撐死了也超不過是三百萬兩銀子!
今年僅僅是黃有容在南直隸境內的一系列抄家就收穫了多少銀子?
用三百萬兩銀子換取十萬蒙古精兵的性命,這筆買賣怎麼算都很划算!
若不是趙俊臣的權限不足,又擔心德慶皇帝事後會吝嗇賴賬,他甚至還想要把自己的賞賜標準再提高一倍!
當然,這裏面有一個認知差異的問題,西北諸省地處邊遠,繁華程度自然是遠遠比不上京城與江南,在京城權臣與江南巨賈的眼中,十兩銀子不過是一桌稍上檔次的宴席罷了,但對於西北百姓而言,一家農戶整整一年的產出也不過是二十兩銀子,再拋去地主大戶的剝削、交給官府的稅糧、以及他們自己的生活用度,一年幸苦下來能存下二三兩銀子就算是很不錯了,而十兩銀子就意味着一家農戶三五年的積蓄!
再舉個例子,每當災荒之年,又或者是戰亂之年,西北數省經常會有百姓賣妻賣女,一個相貌中等的年輕女子,往往只能賣出二三兩銀子!
所以,趙俊臣制定的賞賜標準絕對不算低了!
但趙俊臣依然是認為這個賞賜標準太低了,固然會讓邊軍們心動,但還不足以讓邊軍們拼命!
不過,這般賞賜標準已是趙俊臣的權限極致了——事實上,趙俊臣的這般做法,已經有越權的嫌疑了,雖然欽差大臣有臨機決斷之權,如今也是事急從權,但趙俊臣回京之後遭到彈劾也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但趙俊臣另有途徑提高邊軍們的賞賜。
*
宣佈了賞罰條規之後,趙俊臣又說道:「當然,這般賞罰標準,本欽差認為依然是有些低了……」
聽趙俊臣這麼說,大堂內的所有人皆是目瞪口呆——這個標準還低?趙俊臣難道還想讓西北邊軍依靠殺敵致富不成?
趙俊臣沒有理會眾人的目瞪口呆,只是繼續說道:「幸好,剛才晉商們已經明確表明了他們對於朝廷邊防的全力支持之意,他們皆是富可敵國之輩,想必也會拿出銀子進行資助,至於晉商們究竟要資助多少,還需要你們這些山西官員親自與他們商議,但依照本欽差的想法,將殺敵斬首的賞銀從十兩提高到二十兩以上比較合適!」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大堂內的眾人愈加是目瞪口呆!
若是殺敵斬首一名蒙古敵人就可以得到二十兩賞銀、甚至是更多銀子,那些窮瘋了的邊軍們豈不是一個個都要拼命?
再加上趙俊臣所制定的撫恤標準,不僅是有五十兩銀子之多,並且還可以讓家中免稅糧五年,這般撫恤之豐厚,以及朝廷負責養傷的承諾,就足以讓將士們捨生忘死了!
無論如何,宣佈了這般賞賜標準之後,邊軍們的士氣是可以保證了!
山西境內的太原、大同兩處軍鎮,原本就要比陝甘的幾處軍鎮更加的精銳驍勇,裝備與後勤更是要遠遠強過陝甘三邊,當蒙古人侵犯邊疆之際,陝甘三邊乃是首當其衝、分擔了大部分壓力,所以只要山西邊軍們的士氣高漲、勇於奮戰,哪怕是那個準噶爾汗國當真如傳說中一般可怕,山西的邊防也未必就會輕易被攻破!
所以,震驚之餘,所有人皆是感到安心,信心也增強了許多。
見到眾人的神情變化之後,趙俊臣滿意的點了點頭,但依舊是叮囑道:「再有了晉商們的資助,賞銀也算是豐厚了,足以保證邊軍之士氣,但各位依然是不能疏忽,有三件事必須要做到!首先是全力宣傳今年的賞罰規定,讓每一位邊軍都了解到朝廷賞賜之豐厚、懲罰之嚴格;其次是儘快的樹立典範,若是有邊軍殺敵立功,就要及時賞賜!若是有邊軍怯戰而逃,也要及時的懲罰,如此才能夠讓邊軍們心中信服;最後則是嚴格執行本欽差所制定的賞罰條規,賞賜不論多少都不能有任何剋扣,若是有人觸犯了軍規,不論他背景如何深厚也要嚴格懲處!」
說到這裏,趙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