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朝當暴君 第15章 消耗與開發
更新:12-11 09:23 作者:牧童騎神牛 分類:軍事小說
魏忠賢死了,死的算不上悲涼,這是他的命,命中注定就該死。筆神閣 bishenge.com
大多數人都認為他罪有應得,也有一部分反對魏忠賢的人覺得魏忠賢死的令他們很治癒,讓他們的靈魂和精神得到了滿足。
雖然魏忠賢死了,但是崇禎並沒有覺得有所放鬆,許多的事情並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
魏忠賢的黨羽也如鳥投林一般,一鬨而散。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魏忠賢死了,袁崇煥被崇禎解除了兵權並羈押,一切都陷入到了沉寂之中,崇禎又開始了思考人生。
年輕人,永遠是社會的中流砥柱,特別是在王朝的末期,最終拼的都是人口。雖然課本上說,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但是在生產力還不足夠發達的古代,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
除了人口這個重要的因素以外,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軍隊的戰鬥力。
想一想當初,朱元璋奪取天下之時,擁有超過100萬的正規軍。
到了明成祖朱棣時,軍隊數量更是超過了150萬,叱詫風雲的大明軍,南征北戰,該打臉的打臉,不給敵人絲毫的臉面,接連的把敵人打趴下。
到了後來明朝軍隊的數量就越來越少。到了崇禎一朝時,能夠叫的出名字的軍隊就只剩下了三支。
分別是祖大壽的關寧鐵騎、孫傳庭的秦兵以及盧象升的天雄軍。
但這三支軍的軍力也是強到爆表,不比女真軍弱。
不過,按照當前的局勢,想要募兵太難了,不是說年輕人怕死,而是當兵實在是沒有什麼出息。發不出軍餉不說,還有性命之憂,所以也就沒有什麼人願意當兵了。
大炮一開,黃金萬兩,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讓崇禎非常頭疼,這個問題就是明朝宗祿問題已經成為拖累明朝財政的巨大包袱。
一個靠農業稅收的國家,想要養活這個龐大,貪婪的,官僚集團太難了。
改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當初朱元璋剛剛創建明朝這個帝國的時候,宗祿問題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嚴重。
太祖當初所制定的宗祿問題,現在成了拖垮這個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朝初年確立起來的宗室供養制度規定宗室成員不得參與科舉,不得從事四民之業,完全依賴所在地方官府提供的祿糧生活。
洪武九年二月丙戌確定諸王公主歲供之數,其中規定:「親王歲支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疋,紵絲三百疋,紗、羅各一百疋,絹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綿二千兩,鹽二千引,茶一千斤,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總之一句話,到了後來,朝廷已經養不起這樣吃宗祿的皇室成員了。
朱元璋打天下,有兩把刷子,可在治理天下時卻遠遠不如他南征北戰來的威風。
這個中國歷史上唯一出身赤貧的皇帝,他想要老百姓活在自己構建的小農社會裏面。
如果有可能,朱元璋恨不能廢除貨幣和商品交易。
明朝每戶人家都要承擔實物稅,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親自指示,讓人民納稅實物不入倉庫直接供應軍士家庭,軍士則不再發給糧餉,並規定先在應天府抽派若干稅民和金吾衛的五千軍士對口。試驗一年後朱元璋認為成績良好,乃通令全國一體施行。這一辦法之脫離實際窒礙難通,自不待言而自明,於是只好虎頭蛇尾,銷聲匿跡…
軍隊也如此,實行衛所制,官兵在駐地自耕自食,亦農亦兵。實際上這種制度,並非不能實行,只是實行起來卻非常的困難,大多數時候只不過是皇帝的一廂情願。
一分錢不用花,就能養活龐大的軍隊,這種一本萬利的事情,誰不做誰是傻的。明太祖很得意,說他是養百萬兵而不用花國家一分錢,但結果只是養活了百萬名集體農莊的農民而已。
到了明朝中後期,衛所軍隊與普通農民無異,毫無戰鬥力。
更可笑的是,建造世界上最雄偉、最長的南京城牆時,每一塊城磚竟然是從全國各地燒造好後運來的。
朱元璋也許沒有想到,在南京建一個燒制城磚的工廠會是更高效、更經濟的手段。
一個擁有着小農思想的皇帝,想要讓他有遠見,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明太祖的思路和治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