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仙蓮 第136章 遺址發掘見行宮
更新:12-11 14:49 作者:精一道長 分類:女生小說
再到da縣,讓胡途感興趣的發掘工作已經正式啟動。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周圍多了一些巡警,圍上了隔離帶,防止普通人進入,進出都需要證件,胡途的證件已經跟周教授的學生一起被準備好,他進出無礙。
他們先整體查探遺址,對埋得較淺的遺蹟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根據出土銘文初步判斷遺址所在原為北魏定國寺、唐代龍興寺和後周天齊大王行宮。
遺址核心區域南北長約145、東西寬約110米。由於主客觀因素的限制,他們的發掘許可證上僅批覆了清理淤泥下的地表遺蹟項目,是否繼續向下發掘還需要看情況。
從出土遺物判斷遺址的時代從北魏末年一直延續至後周宋初,由於延續時間較長,破壞比較嚴重,未能發現屬於北朝、唐代的遺蹟,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為後周時期的天齊大王行宮。
天齊大王行宮平面略呈曲尺形,南北最長約84、東西最寬約70米,四面有斷續存在的圍牆,圍牆坍塌嚴重,地表僅見隆起痕跡,東南方向圍牆基本無存,圍牆寬約2.5-3.8米,殘高約0.3-0.5米,從解剖的東牆看圍牆應為土築,摻雜有較多燒土、磚瓦碎片等,未見夯打痕跡,圍牆內側有排列規整的樹樁。
行宮內以前後主殿、石香幢、香火壇、門址構成的中軸線為中心,主要建築東西對稱分佈,中軸線東西兩側為廂房建築群。其中主殿西側為偏廂建築群,殘留房址5座;偏廂南部為西廂房建築群,清理房址4座;西南部凸出部分僅存房址1座;主殿東側為一處偏殿建築,偏殿南部為東廂房建築群,清理房址2座。
這些建築基本上均為磚砌,台階、散水、鋪地磚、門砧石等保存較好。行宮整體佈局嚴謹,房址之間由庭院間隔,房址前及庭院內可見成排樹樁,疑為經過規劃的綠化樹。
行宮範圍內出土文物種類豐富,製作精美,主要有功德碑、石佛像、石佛像台座、陶瓦當、陶建築構件、木製品、瓷片、銅錢等遺物。
三塊功德碑以記載碑主生平為主,從碑文看碑主均擔任過濟州刺史一職;出土錢幣主要有五銖、常平五銖、永安五銖、開元通寶、波斯薩珊銀幣等;出土瓷器窯口主要為定窯、邢窯等,器型以碗、罐為主,部分器物底部有墨書;出土木製品主要為椽木、坐斗、木梳等,此外香火壇中還出土有疑未燒透得圓形方孔紙錢。
從發掘情況初步判斷行宮內建築大量重複使用前代物品,部分房址可能有改建現象。
唐代龍興寺雖已不存,但行宮範圍內出土較多與龍興寺有關的遺物,如開元二十五年龍興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青釉碗底墨書「龍興寺」,唐開元九年造像題記、景雲二年造像題記、線刻人物供養等。龍興寺至少應建立於初唐,可能毀於盛唐之後。
遺址內出土的一通刻於北魏永熙三年的功德碑中提到「定國寺主、寺都維那」,疑定國寺即北魏末年的遺址所名,這一時期的遺物主要有大魏造像題記、北齊河清三年造像題記、乾明年間造像台座等。
行宮外圍還零散發現有房址6座,井1口,墓葬1座,房屋由於破壞比較嚴重,僅餘底部基址。而遺址西北約100米處地表採集有大量陶瓷片,該區域東西長約400、南北寬約300米,初步判斷為一處聚落遺址。
「好,好。」周教授激動地讚嘆道,「小胡這一次可立了大功了,他的發現填補了該地區的考古空白,對於研究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佛教傳播、水文變遷、民眾信仰等均具有重要意義。可惜他不是我的學生,否則光是對遺址的發掘與後續研究,就足夠讓他讀到研究生畢業,再加把勁,拿博士文憑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些話都是背後說的,胡途並沒有聽到。而胡途並不覺得他的功勞有多大,反而有些心虛。為了更好的融入其中,他秉承着少說話多做事的原則,跟在何靜身後默默當個循規蹈矩的小跟班,時不時還拿蘋果、西瓜「賄賂」現場考古人員,這讓他獲得許多學習機會和接觸發掘出物品的機會。
哪怕只是一小會,哪怕只是靠得近一些,胡途都能趁機將其中的靈氣吸收乾淨。當然會有許多漏網之魚,也有因為時間原因放棄,或者只吸收部分的,即使如此,那被他吸收的靈氣數量依舊可觀。
而這一切在周圍考古人員和華清師生的眼裏,便成了不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