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時代 第八百二十七章 人口遷移
更新:09-04 19:34 作者:十年殘夢 分類:軍事小說
從西北成立開始,楊元釗就把統計帶入到了西北,不但在日常的工作上面,甚至在一些專門的軍事計劃之中,也跟統計脫不了關係。
科學的分析雙方的能力,給出一定的餘量和彈性空間,把對方的實力確定在要給相對比較狹窄的量級之中,在大多數時間,都會起到極佳的效果。
雖然這樣做起來,有時候會很機械,可是拿出必要的,科學的備選方案,讓將領們去選擇,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天才橫溢的名將才多少,當科學的數量級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本就能夠減少各種的意外。
拿下了膠州灣,在德國還沒有徹底交換的時候,在跟西北達成月定的時候,也就是兩三個月之前,西北就已經拿到了膠州灣的民用方面的主導權,而統計和調查工作也在進行之中,加上西北之前就做的一些統計,很快,關於山東的現狀,就已經出現在了參謀部每一個參謀的面前了。
而超過3000人的參謀,分成了12個小組,在參謀部列出來的12個可能性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的推演和計算,各種的稿紙和推演堆積成山,一條有一條有用的計劃,被這些參謀們送到了高層的手中。
山東作為西北攻略比較多的地方,建成了超過2000公里鐵路線,這些鐵路線上面的樞紐城市,都是西北建設的新城,北方跟南方不一樣,南方着重的是經濟和交通,而北方,則更注重防護,北方的新城相對的大了一點,在兼顧經濟的同事,還考慮到了未來戰爭的關係,整個城市,大概是3公里左右邊長的一個正方形。全部由鋼筋混凝土構成,戰爭來臨之後,做出必要的佈置,就可以行程一個個的堅固的堡壘。
按照西北掌握的信息。山東一共擁有這樣的新城12個,目前容納了600萬的人口。
清末的山東,可以說是人口大省,按照1909-1910年,清末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之中。全國共有丁口3.7億餘人,四川中國第一,超過5000萬的人口,山東位列第二,一共擁有3100萬的人口,當然落後的清朝,隱戶流民之類眾多,這樣一來,山東的人口應該會增加一到兩成。
不過現在的山東可沒有那麼多人,從西北崛起之後。強大的工業,對於人口的缺口幾乎是永無止境的,從包頭工業區的,到西部三省一特區,再到現在的整個西北半壁江山,甚至剛剛佔領下來的蒙古,青海,新疆,這些廣闊土地,且地廣人稀的地方。在西北強橫的工業面前,變成了可以開發的地方,就土地而言,就比清末統計的時候。足足增加了數倍。
到處都在缺人,工業缺,農業缺,甚至是一些管理,三產,甚至是工人們的媳婦都缺。這種情況之下,西北舉起了招工的大旗,依靠着高額的工資,造就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外來務工狂潮。
短短几年的時間,西北從一個貧瘠的邊緣角落,變成了世界級的大都會,一個個大城市,超級大城市,甚至是人口超過3000萬龐大的都會,都建立在了西北,差不多轄區之中,囊括了中國7成的人口,這些人口可不是西北變出是生出來的,這些人,全部都是從中華大地上面吸引過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農民們脫離不了土地,哪怕這個土地對他產生了剝削,但是樸實的農民心中,是眼見為實的,當一年到頭,地里刨食都吃不飽飯,而身邊有明晃晃的例子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的做出改變。
西北一直都期望這種改變,並且為了這種改變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交通,鐵路,高額的安家費,這些從西北第一次招工開始,就成為了看家本領,或許在別處,人們把這些泥腿子看成是包袱,蝗蟲的時候,西北已經認識到了人力的重要性,有了人,才有機器,才有生產,才有利潤,相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的地里刨食的農業,工業的附加值兼職無以倫比。
從輕工業,到重工業,從人口密集性到資金技術密集型,短短的5年,西北走過了發達國家,可能幾百年,甚至更久都沒有走過的道路,依靠着技術和產品的優勢,牢牢的控制着中國製造,而高額的工資和待遇,不停的吸引着整個中國各地的人口,尤其是北方。
中國的南北絕對不均衡,北方因為是中原大地,開發日久,曾經沃土變成了現在的邊荒之地,從秦漢年間,關中是一片沃土,是爭霸天下的重要基石,可是到了唐朝戛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