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 第684章 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精神
司彘國除了民風剽悍,頭似精鐵這種特性之外。
不願意加入西雲帝國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內部就統一不了意見。
司彘國說是國,但實際上是由大大小小的汗國,和不計其數的司彘族部落所組成的。
因為遊牧民族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的特性,註定了他們是無法大規模的聚集在一起,長時間停留在某處生活的。
就算他們有這個意願,他們賴以生存的牲畜也不允許他們這麼幹,要不了多久就能將一片草原啃的連草根都不剩下。
所以久而久之,司彘族部落就有了分族的習俗。
當部落族群的人口增加到一定規模,那麼部落酋長的後代中,將決出一個最強的繼承部落一半的人口,而其他的子嗣則會平分剩下一半的人口,開枝散葉一般分散到草原各處繁衍生息發展壯大。
就算是部落之內也是這樣,一整個部落也並不會居住在一起。
而是以帳篷為單位,分散在一定區域之中生活,只有在遷移草場的時候,整個部落才會聚攏到一起一同行動。
通常來說,一頂帳篷就是一個家庭,一個家庭五到二十口人左右。
五到二十頂帳篷形成一個小聚落,五個聚落組成一個小部落,五個小部落能湊出一千頂帳篷的人口,就能擁有酋旗和專屬的圖騰。
而一支酋旗的人口達到「萬帳」,酋長才能自稱之為「汗」,麾下汗民放牧的草場範圍就是他的汗國,有了參與汗王聚會的資格。
有十萬帳部族才能稱「大汗」,百萬帳才能稱之為「汗王」,千萬帳稱之為「封汗」,也就是「擁有單獨封號的汗王」的意思。
現如今司彘國有十二位「封汗」,一百零八位「大汗」,一千餘名汗王和上萬名大汗,至於萬帳小汗就不計其數了。
這些汗、大汗、巨汗、瀑布汗,共同組成了司彘國的決策層。
通過定期召開的汗王聚會,來決定整個部族的一切事務,很有點議會的意思,但也正因為人多口雜,意見難以統一。
有的封汗覺得,加入這麼一個強大的帝國也不是什麼壞事,最起碼在越來越亂的局勢下能夠保護部族汗民。
有的封汗則覺得,他們堂堂的司彘部族,什麼時候怕過誰?
用不着靠加入大勢力也能自保,莽就完事了,堅決不同意加入西雲帝國。
還有的封汗卻覺得,加入是不可能加入的,不過跟西雲帝國結個同盟守望相助,增強一下實力也不錯。
當然也有的封汗覺得,我就看看,不說話……
這麼一來,出使司彘國的使節艦,帶回來的消息可就五花八門了。
有同意加入的、有不同意加入的,有不同意加入但是想跟西雲帝國結盟的,有不同意加入但是想跟西雲帝國交換資源的,那叫一個亂啊!
白玉琦考慮了一下,覺得好像也沒有必要非得征服所有的大荒土著王國。
拉攏那麼一兩個不具有威脅性的「盟友」,似乎更符合西雲帝國的利益和「人設」,以便於將「域外天魔」的隱藏身份,藏匿的更深一些。
況且,不武力征服,難道就不能通過其它手段「征服」了?
例如偃師商族在西雲罭上所運用過的那一套,通過經濟手段來蠶食土著勢力。
相對於西雲帝國在大荒界中還略顯薄弱的戰力,無極體系所擁有的生產能力才真正是無敵的!
決定下發展主線之後,白玉琦以西雲帝國國主的身份,先接見了情況相對簡單的朝雲國使者。
朝雲國的訴求其實很簡單,他們既不想得罪西雲帝國這個新涉足東陸的強大神秘勢力,又不想成為西雲帝國的子民。
但是礙於之前對盟友汜葉國「見死不救」的行為,他們又擔心西雲帝國以此為藉口對他們發難。
特別是從歸國的獬將那裏大致了解了西雲帝國的實力之後,知道自己絕對不可能抵擋得住西雲帝國進攻的情況下,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表示願意成為西雲帝國的附屬國,但是又堅持維持自身的體系。
對此白玉琦沒有多做猶豫,很是寬宏大量的表示:畢竟我們又不是什麼魔鬼,不願意加入就不願意加入吧!不過必須開放國土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