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279章 考較
更新:01-08 23:00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蔡懋德從小追隨父母持佛戒,由於律身刻苦如同苦行頭陀,因此看上去身材單薄文弱。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朱由檢看着面前這個枯瘦如同竹竿的官員,心裏頓時就有些不喜,畢竟這個時代出海及移民都是一件有風險的事,如果身體素質不佳,那麼很容易就會被自然環境所淘汰。
見到蔡懋德的第一面,朱由檢已經打消了讓他去台灣的念頭。幾名閣臣接連考較蔡懋德,關於治理地方或是移民屯田的問題,蔡懋德倒是對答如流,這讓幾位閣臣都連連點頭認可。
唯有崇禎一直遲遲沒有出聲,最後在幾位閣臣的示意下,他不得不勉強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台灣島從前被海上盜匪和島上土著所佔據,一向不知王法。如今我大明既然要對台灣納土歸疆,則島上的土人及盜匪,你覺得應當如何處置呢?」
蔡懋德雖然知道皇帝和內閣召見自己,詢問開拓治理台灣的事宜,有可能是想要安排他去台灣任官。
大明南北相隔萬里,東西也橫跨數千里,在如此廣大的區域內,各個地方的自然條件自然相差甚遠。
對於到地方任職,大明的官員們也總結出上中下三等地方官員的職缺。
這上等的官缺自然是江南繁華之地,中等的則是不在邊境的中原、兩湖地區,下等的就是九邊及雲貴川等地。
像海南島雖然從兩宋就開始開發,地理環境也比雲貴及九邊地區好的多,但就因為和大陸隔了一道海峽,就被視為比雲貴川還差上一等的海外蠻夷之土。
大家都不樂意去海南島任職的結果,就是一旦進了海南島的官員,之後就很難再被調回大陸。因為缺乏接替的人手,只能一直幹下去。
如今這台灣島離開大陸更遠,要是被調任台灣,想要再離開,恐怕也就更為艱難了。而且台灣的開發程度遠不及海南,一切都要靠自己從頭進行開發,考慮到那些數千年沒有開發過的原始森林,這無疑是一個艱巨的工作。
然而明明知道這一切的蔡懋德,卻始終表現的很心平氣和,抱着有問必答的態度,沒有表現出絲毫畏難的神情。
聽了崇禎的這個問題之後,他自是稍微思考了片刻,便說道:「臣以為,對待島上的土人和對待島上的盜匪,態度應當是不同的。
島人向來不知朝廷,應當予以招撫優待,並效仿雲貴之地設置土官管理,然後在島上開辦書院進行教化,使之成為我大明之民,島人既然成為了大明之民,則台灣自然也就成了大明之土。
而對於島上的盜匪,臣以為:盜之起皆由民窮,平息匪盜,當使窮民有飯吃耳。
而台灣孤懸於海外之地,島上之盜匪大多來自於我中國沿海之窮民。如果我中國沿海窮民有口飯吃,他們又怎麼會冒着風險下海為盜呢?
臣以為,若要平息島上的匪盜,必然就要先整頓沿海各地的吏治,只有吏治清白了,沿海的百姓才能有飯吃,沿海窮民的數量才會減少。
而窮民減少了,下海為盜匪的人數才能減少,加入盜匪的人少去了,台灣的匪盜團伙自然也就不成氣候了。
是以愛民先察吏,察吏莫先臣自察,願正己率屬,俾民不為盜。而臣無可見之功,不願殺害百姓,以成一己之名…」
讓蔡懋德退下之後,黃立極就滿懷期待的向崇禎詢問,對於任命蔡懋德為台灣知府的看法。
朱由檢沒有直接說出他對蔡懋德的看法,而是說道:「朕這些日子來,都在查看各省督撫,及地方知府、知縣的履歷。
這新上任的延綏巡撫岳和聲善於文事,曾經在地方上建中天書院、攝城書院,對教育之事可謂精通。讓這的人才去出任邊地巡撫,不是驥服鹽車嗎?
延綏是邊鎮,也是貧瘠之地,那裏需要的是能夠安民撫軍的治政之才,而不是談論風花雪月的才子。
朕以為當調岳和聲為南京禮部侍郎,推動南直隸、及長江以南諸省的學校教育才是,而不是把他放着邊鎮巡撫的任上熬資歷。」
徐光啟、張瑞圖同這位岳和聲倒是相熟,知道這位老友身體本就不好,現在再去西北苦寒之地,恐怕更是日子難熬了。
南京禮部侍郎雖然並無什麼權力,但是繁華的金陵城卻正合這位老友的胃口,相比起西北的風沙,秦淮河上的風月更能讓這位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