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384章 科舉的變動_頁2
更新:01-09 03:58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才一臉疲憊的說道:「眾卿的主張朕都聽見了,你們中有人說晦庵先生的那些事是真實的,因為有書籍記載下來了;也有人說,這不過是當時朝中黨爭,是對晦庵先生的污衊。」
說到這裏,朱由檢放下了按着太陽穴的手,認真的從下方官員的臉上一一看了過去,看完之後才忽然提高聲音冷峻的說道:「不管晦庵先生的這些事情是不是事實,讓這樣一個有爭議的人寫的典籍同至聖先師的文章相提並論,合適麼?」
「陛下…」劉宗周有些心切的想要向崇禎辯解。
但是朱由檢抬起了右手拒止了他打斷自己的話語,接着說道:「孔孟兩位先師都是萬世之師表,他們這麼多年來,何嘗因為這些事被人質疑過?
四書更是兩位先師留下教化世人的文化典籍,先不說晦庵先生的為人是不是知行不一,但是對於四書的了解,難道他能比孔孟親傳弟子更深刻?
既然孔孟的親傳弟子都沒有試圖去註解兩位先師的大道,為什麼反而要把晦庵先生《四書章句集注》當做不可侵犯的正確答案呢?難不成在晦庵先生之前,歷朝歷代的士人都讀錯了書不成?」
崇禎的話語如同往平靜的池水中丟下了一塊石頭,再次激起了朝堂內官員們的竊竊私語。自南宋寧宗嘉定五年把《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學官,作為法定的官方教科書後。《四書章句集注》就一直是元、明兩朝的學官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
而程朱理學也就成了官定的儒學正統,數百年下來,理學雖然因為固化而衰落了下來,但是對於士人的影響還是極大的。
但是自心學興起之後,理學禁錮下的大明士人,終於在思想上掀起了反道學的浪潮。何心隱、李贄等學者的出現,對死水一潭的理學思想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何心隱、李贄每到一處講學,便有數千人聞名而來聽課。
而天下的士人對於科舉考試必須要以《四書章句集注》作為標準答案,和繁瑣的八股文作答方式,也早有不滿了。認為科舉是一種禁錮思想,消磨士人志氣的囚籠的想法,也大有人在。
即便是在朝堂上的官員們,也有人在私下發過牢騷,說:聰明才智之士,盡為制藝試帖所牢籠,視文章為古文雜作,視學問為雜學外道,故泊沒於代聖立言之八股,剪裁工麗之五言八韻中,而文學遂不可問也。
但是各位官員雖然私下裏如此發着牢騷,卻沒有一人願意冒着天下之大不為,提出要改革科舉的,畢竟這可是有可能得罪天下讀書人的事。
然而崇禎借着對朱熹人品的質疑,想要把《四書章句集注》剔除出科舉的官方教科書去,卻沒有多少官員想要反對的。
就算是想要維護朱熹個人名譽的官員,也未必全是贊成把《四書章句集注》當成四書的官方解釋版本的。一方面某些學者同樣不覺得,朱熹的解釋就是孔孟先聖的原意;另一方面《四書章句集注》的存在,已經開始阻礙理學的繼續發展。因為朱熹的神化,使得後人無法對這部集注作出任何變動,這也就造成了理學走向僵化和沒落。
因此當皇帝頗有意動,想要把《四書章句集注》請出科舉正規答案時,反對者倒是沒有剛剛反駁吳淳夫等人的這麼多了。
劉宗周自然是不能看着崇禎這麼做的,雖然他也隱隱知道,現在的科舉百弊叢生,成了某些人的謀利之途,真正的人才選拔不上來,倒是一些滿腹功利,蠅營狗苟之輩充斥於朝堂之上。
但是作為理學的門徒,他還是無法在皇帝動搖理學地位時袖手旁觀的,不過他的這種反對就遠不如剛剛這麼激烈了。不過饒是如此,還是有着上百名官員跪在殿前,泣不成聲的請求崇禎莫要違背祖制。
這個時候以徐光啟為核心的支持新學的官員,同吳淳夫等緊跟着崇禎的官員終於站在了一起,支持崇禎把《四書章句集注》挪出科舉考試的範圍。
朱由檢評估了下雙方的人數,終於開口決定道:「朕覺得,不如這樣。朱文公先生身上的疑點沒有搞清楚之前,先暫停《四書章句集注》作為科舉標準答案。
當然念在天下士人研讀《四書章句集注》已經多年,朕也不反對士人在考試時採用《四書章句集注》作為參考答案。
但是從今日起,內閣應當發文下去,從童生考試開始,要准許士人不以《四書章句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