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461章 *問題及標準化生產
更新:01-09 04:32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北京以西,石景山腳下,靠近永定河左岸有一大片被圍牆包圍起來的大院子,院子周邊還有一隻部隊晝夜守備着。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這裏便是軍器監重地,大明最為重要的五處*製作工廠之一。隨着大明軍隊的武器向着火器化的方向發展,*製作也就成為了軍器監最為重要的生產任務之一。
原先在北京城內的*工坊,也就被遷移到了這片空曠的河邊鹽鹼地上。一來這裏生產*更為安全,不會因為爆炸事故驚擾平民;二來有永定河的水力相助,許多原材料的碾壓粉碎工作,可以儘可能的節約人力,加快製作過程。
作為軍器監總監,孫元化一向是每隔一周就要過來住上幾日,檢驗*成的質量和加工工序有無出現誤差,順便再視察一下附近的煉鐵廠和鑄槍炮廠。雖然這些工作都是士大夫們最為厭煩的繁瑣雜務,但是對於孫元化來說,和這些鋼鐵、*打交道,可比和那些同僚勾心鬥角舒心多了。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孫元化每次來到*工廠都是眉頭緊皺,對這間工廠的*產量和質量都不甚滿意。但是他卻也沒把工廠的管事和大工匠叫來訓斥一番,因為他知道*產量和質量的雙下降,問題並不是出在他們身上。
在皇帝的命令及工匠的研究下,大明的*生產已經進入到了標準化的進程,即除了柳炭、硫磺和硝石三樣材料外,不再添加什麼增加威力的外加劑了。且這三種*原材料的提純和配合比,都有着極為明確的規定。這也使得大明的軍用*迅速擺脫了質量低劣的名聲,成為了質量穩定且威力十足的聲譽。
不過*中除了柳炭容易取得外,硫磺和硝石在北方都不太容易取得。其中硫磺現在完全來自海外,如來自日本、台灣及東南亞地區。而硝的來源有三,北方鹽鹼地的土硝熬製,西南大山裏的洞硝,印度的硝石。
三種硝中以印度硝石的質量最好,但是現在一年能運到國內的也不過近千噸。而光是一名新軍士兵一年的訓練用藥也要50斤,20萬新軍一年的槍炮射擊訓練就要花去7500噸之多,如果再加上新軍戰備用藥7500噸,那麼每年供應新軍的*就高達15000噸。
至於其他部隊及民間獵手用藥約萬餘噸,外銷*3、4000噸,也就是說軍器監控制下的各*廠,年生產*任務就是近30000噸。就在六、七年前,大明的*產量也不過才3、4000噸,且質量還參差不齊的很。
30000噸*也就相當於用去22000噸左右的硝,其中的大頭還是來自於土硝。但是隨着海河水系治理的逐步完成,河北原本遍地的鹽鹼荒地,現在正迅速的被改造為適宜於耕種的水田。這固然是提升了河北的糧食產量,但也令的昔日最大一處土硝產地正不斷的縮減着產量,使得大明*生產變得岌岌可危了起來。
要知道,隨着新軍火器化配裝的完成,也使得*成為了大明軍隊最為重要的一項物資,沒有了*的火器就是一根燒火棍而已。另外,隨着大明不斷向外販賣淘汰的火器,也使得*成為了軍器監最為賺錢的一項生意。
軍器監原本外銷*價格為230元每噸,還是第三等的軍用*,但是這些*也比歐洲人及東南亞土人自製的強多了。因此現在每噸外銷的*已經漲到了460元一噸,就這還是一樣供不應求。
至於軍器監供應給大明軍方的價格,也從178元一噸上升到了200元一噸,光是每年生產的*,其利潤就足以養活軍器監一大半的人了。如果能夠解決硝石的生產問題,那麼*生產的瓶頸也就能夠突破了。
孫元化思考再三之後,終於回到*廠的值房內坐下來給皇帝寫起了奏摺,他在奏摺中詳細描述了*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之後,向皇帝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建立強制性的土硝收集機構,強制徵購各鹽鹼地區民眾熬製的土硝,以確保軍器監的用度;二是希望能夠設立一項獎項,號召皇家科學院及民間才智之士研究,如何更有效的製作出硝石,或是弄清楚硝石形成的化學原理。
就在孫元化伏在案上奮筆疾的時候,距離他數里遠的軍器監槍炮製造局內,也正進行着一場緊張的測試。軍器監副總監畢懋康看着面前方桌上的上百個火槍部件,頗為擔心的對着一旁的薄珏問道:「子珏,這次真的成了嗎?」
穿着一件短衫,神采飛揚的薄珏毫不客氣的回道:「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