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寫手的六零生涯 第十六章:工分制
在上面有救濟糧食撥下來的情況下,他們這邊終於順利的度過了六零年,正式邁進六一年。
這時候,上面也終於吸取了這幾年的經驗和教訓,開始進行政策上的調整。
一切都逐漸往好的方向過渡。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結束。
六一年依舊還是相當艱難的一年,依舊還是陸陸續續的有不少人餓死,但是總體來說,整體狀態比去年要好一些。
當然了,這裏說的是王鑫他們這邊,有些地方情況依舊還是相當嚴峻,甚至可能比去年更加糟糕一些。
不過那些,距離王鑫他們太遙遠了,他們在自己都飢一頓飽一頓的情況下,哪有心情管離自家千八百里外的地方。
到了六月份,特別是三月初定下來的《公社六十條》開始在他們這邊推廣實施的,大家臉上終於多了些喜色。
不是所有人都開心,但是顯然大多數對政策的變化是開心的。
特別是政策當中有關於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按工計酬,算取工分的言論,更是說到了他們心裏。
華國人自古以來受到的薰陶就是要勤奮致富,乾的越多才能收穫越多。
可是以前那個無論干多少,最後大家獲得的都是一樣的政策,顯然極大的打擊了許多勤勞者。
如今又重新變回去,那些勤勞的人自然是開心的,不開心的也只是那些向來耍混偷懶的人。
整個村子,乃至於整個鎮子的積極性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原本死氣沉沉的鎮子,仿佛又開始重新活泛了起來。
由此也充分證明,在全民沒有足夠道德修養的時候,全面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雖然在政策上只能算是跨步太大,扯着蛋,但是,這份政策失誤造成的後果卻是讓人膽寒的。
……
村里大隊長王紅軍去鎮上人民公社那邊開過會之後,就滿臉笑意的準備召開了村民大會。
隨着幾聲清脆震耳的銅鑼聲敲響,王家村的村民,不論男女老少,全部都有些好奇的趕到了村中心那一塊空地。
至於為什麼不去祠堂。
一來,這不是宗族大會,是純粹的村民大會,並不需要保密,更重要的還是將信息傳達下去。
二來,不要說祠堂已經因為饑荒的原因拆了,就算沒拆,那麼點大地方,也不夠八百多個人站。
所以,只能在整個村子最大的空地,村中心那一塊開這個村民大會。
大家一路走着,一路還在討論這次又是幹什麼?
畢竟,上一次開村民大會還是人民公社建立的時候,上上一次是土地收歸國有的時候。
再往上面數,那就要數到分田鬥地主的時候了。
所以大家都知道,每次開村民大會,肯定是有什麼政策上的大變動,否則也沒必要開這會。
隨着人陸陸續續的來,等到來的差不多的時候,王紅軍也從自家走了出來,手裏還拿着個硬紙板做的大喇叭。
兩三步走了到村中心的中心位置,搬了幾塊磚放好站上去,讓自己看着高些,然後乾咳了兩聲,清了清嗓子。
把那個硬紙板做的大喇叭放到自己嘴邊,大聲的說道:「大家都安靜,聽我說。
上面政策又有變化了。
有三點變化,大家仔細聽,不要聽漏了。
第一,解散食堂,剩餘糧食平均發放。
這個就無所謂了,咱們村食堂都好久沒開了,也沒東西拿出來分給你們,所以就這樣。
第二,今年糧稅減半。
雖然減半了,但是大家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今年這天氣依舊不怎麼好,所以回頭地里的活一定給我仔細的干。
第三,原本統一幹活,統一吃飯,全部平均的政策徹底廢除,改成集體勞作,按勞分配的工分制分糧。
那個社長說了一大堆,我也聽的不是特別清楚。
但大概就是乾的多,年底糧食分得就多,乾的少,分的就少,要是啥都不干,那就一點都沒用。
聽明白了嗎?」
下面那些村民哪還顧得上說自己聽沒聽明白,他們在王紅軍說第二條的時候,就已經熱烈的爭論起來了。
等到他說第三條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