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妃難馴:世子別心急 第一百八十四章:凱旋而歸李二爺
朝堂上的風不過颳得陣子便又風平浪靜了。
而高麗卻是慘了。
高麗國本就國土不大,不過仗着地勢優越這才欺一欺女真族,壓根就不敢同大膺起衝突。
偏生就惹了飛來橫禍,硬是戴了頂藐視大膺,偷襲和親公主使其致死,挑撥鄰里關係的大帽子。
這頂大帽子扣下來,想摘下來便難了。
高麗王是個欺軟怕硬的,當是大膺為了女真族打抱不平,這才叫高麗遭禍,連着派了幾波使臣去談合,解釋這其中必然是有誤會。
然後使臣還未到雍靖十州境內,雍靖王同二公子便已經點兵連夜出發,很有一股要踏平高麗的意思。
雍靖王座下鐵騎多年來未曾上過戰場,此番打着為國爭榮的旗號出兵,個個無不是擦拳磨掌,躍躍欲試。
趙德禮的算計落空,雖是氣得炸肺,卻也忍了下來,只日日無事便到旌德帝跟前當個孝子。
今日送果,明日送魚,後日送些稀奇之物,雖不貴重,卻也都是心意。
雍靖王立下軍令狀,勢要奪下高麗為大膺開疆擴土,不必廢朝廷一兵一卒一顆糧草。
依着雍靖王府的實力,旌德帝一點都不擔心,只日日笑眯眯的坐等收割漁翁之利。
連帶着對幾個窺視皇位的兒子都和顏悅色起來。
趙德禮在雍靖王立下軍令狀一事上起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如今又性子沉穩,乖順不少,越發得旌德帝的眼緣。
倒也時不時便賞賜些吃的用的下去,就連長久稱病不出的陳皇后也多得蔭蔽,時不時的出來走動一番。
周王,齊王,廖王三人原先還當趙德禮鹹魚翻不了身,存了一副看好戲的心態,可瞧見他勢頭越來越好,便也坐不住,忙也效仿一番,到旌德帝跟前裝孝子去了。
京都這頭正演着父慈子孝,而高麗那頭卻是戰火滔天。
高麗王求和不成,反被激怒,集齊所有兵馬奮力抵抗。
雍靖王這麼多年的兵也不是白養的,不過區區兩萬兵馬,行至一城便破一城。
高麗本就是被無辜波及,雍靖王同李君淳下令,破城之後,不得濫殺無辜,不得奪掠欺凌百姓。
是以一連破多城,百姓們不曾怨天載道,也不曾流離失所,甚至破城之時,雍靖王帶兵入城,百姓們還能臨街擺攤,好似這一隊精兵不過循例視城一般。
高麗領土也大不到哪兒去,經得雍靖王這一番折騰,氣數已盡大半,高麗王國庫空虛,連糧草都支撐不住,不得已寫下降書,甘願對大膺俯首陳臣,只願保住一族老小。
雍靖王李建同不是那等嗜血之輩,收了降書也並未為難高麗王,只派人快馬加鞭送至京都。
這一仗打了四個來月,雍靖王府兩萬精兵還餘一萬九;
高麗雖傷亡較多,可百姓卻全部得以保全。
算得是一場十分溫柔又和平的戰役。
此一戰役後來被記入史冊,是數朝只中,傷亡最少的一次戰役。
李君淳領聖旨出京都之時,還是如火的七月,待戰事告捷,回到京都復命,已經臘月天時。
漫天的飛雪如柳絮般飄零,寒風在耳邊呼嘯,凍得面上都沒了知覺。
他騎着黑馬同一行人一路快馬加鞭進了城,穿過世子府那條街道時,雖未停留,卻也放慢了步子多看了幾眼,隨即又打馬進宮。
這一站連連告捷,當真不廢朝廷一兵一卒,一粒糧草,便盡數將高麗過收入囊中。
旌德帝心情極好,不計前嫌,親自在宮中設宴招待李君淳同一道進京的幾位將軍。
夜半時分,歌舞昇平,好一副君臣和睦的景象。
圍在世子府外幾個月的禁衛軍撤了去,李君澈等人也終於得了自由。
窩在府中幾個月不曾出門的幾位主子們對于禁衛軍撤不撤也都無甚個感覺,反倒璟國公府很是鬆了口氣,若不是有所顧忌,恨不得大開宴席,請了戲班子來擺上幾桌。
最高興的當屬許錦容。
李君淳往戰場裏去,日日提心弔膽的便是她,生怕自個夫君在戰場上有甚個閃失。
許錦容在雁歸居坐立不安,一時吩咐灶下要準備好熱水,一時又叮囑小丫鬟煮好醒酒湯,夜深了也不睡着,只等着他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