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明同行 第0017章 京城朝局
四月中下旬的塞北關外才草木初生,依然寒氣逼人,而江南卻是暮春初過,已然入夏,桃紅柳綠,杏花滿路,鶯飛燕舞。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雖如此美景,武定侯郭英卻頗為煩惱,稱病在家獨自悶悶不樂地在後園小池邊餵魚,因為自上個月送遼王就藩在山東返回後,今上朱元璋一直沒有召見,不過卻聽說那錦衣衛總旗張達、推官周立本皆被蔣獻處死在詔獄裏,白蓮餘孽三人自然也未能倖免。
隨後幾日裏,朱元璋便在朝會上下詔,遷呂惟明任山東提刑按察使,嚴查山東各府是否確有白蓮餘孽。但又要求群臣直言其得失,明察審查監獄的囚犯。
看這個形勢,此事被今上壓下了,但今上沒給出任何指示,這讓郭英心下惴惴不安。半個多月前,遼王府審理副丘世明跟着回京,又遞上一本遼王朱植的奏章,不過沒封漆,郭英看後猶豫再三,還是親自進宮呈遞,今上命宦官出來接了奏本,但還是沒見。
就這麼閉門謝客,深居簡出在家又閒了半月,然而就在剛才,有宮裏的宦官來登門傳下口諭,今上命他下午申時進宮覲見。之前這些事一直懸而未決,但是現在卻突然有了轉機,莫非遼王又鬧出事來?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申時,郭英頭皮發麻,提心弔膽地一路進宮到皇城大內省躬殿外,引路的宦官進去通傳後,他默默地在外等着。
近幾年來,朱元璋年事已高,很少在外朝三大殿坐朝,通常會在省躬殿,或者在乾清宮東暖閣批閱奏章,偶爾也會在柔儀殿召見重臣直言朝政得失,不過朝會卻是風雨無阻,一向勤勉。
「武定侯近來一向可好,遼王叔的事小侄聽說了,就藩廣寧是皇爺爺的旨意,有人橫加阻撓居心叵測,皇爺爺一定會秉公處置。」
聽得此言,郭英有些驚訝地抬頭一看,就見數步之外的御階上立着一名身着團龍紋袍服的年輕人,正是聖孫朱允文,看上去他一臉憤憤不平,似乎對遼王的處境很是同情的樣子。於是,郭英便躬身見禮問道:「聖孫殿下可是剛聽說此事麼?」
「正是……」朱允文話剛出口,忽然意識到郭英這話有試探之意,這樣就是說,遼王殿下之前並未與自己聯繫,那麼自己的虛假作態算是白費了,頓時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攏在袖中的手握緊了拳頭,勉強笑了笑又道:「皇爺爺已批完奏章,武定侯可以進去了。」
「多謝聖孫傳話,那臣且先進去了!」郭英躬身拱了拱手,錯身而過的瞬間,眼角餘光已然看到允文的臉色一下冰冷,心中卻是暗暗嘆了口氣,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了憂慮。可剛步大殿廊檐,就聽東暖閣里傳來了朱元璋蒼老的怒吼聲,頓時停住了腳步。
「北鎮撫司必須整頓,將北面關防與北元、女真、朝鮮給朕盯緊嘍,勿得懈怠!」
郭英一怔,有些進退兩難,正驚疑間就見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獻低頭沉着臉,從東暖閣里快步出來。郭英勉強笑了笑,怔忡出神了一會兒,東暖閣門口侍立的小火者進去通傳了,隨之出來在門口示意,便跟着快步走了進去。
這年朱元璋已然六十五歲,雖還不算是高齡,但已鬚髮皆白,眼角額上溝壑更顯高深莫測,自馬皇后和嫡長子朱標相繼病逝,朱元璋傷痛之餘,迅速着手剪除心思不一者,為皇長孫允文入主東宮鋪平道路。
促使朱元璋冊立皇長孫為儲的主要因素是太子朱標臨終遺言,另一方面也是朱標前太子妃常氏病逝,後冊立的太子妃呂氏出身南宋名將呂文煥後人,更得江南士大夫支持,不然朱標前太子妃常氏所出允通更具法理繼承性,只是允通比允文小了一歲,卻是名符其實的嫡子,是以這些矛盾引發了藍玉案。
不過這些事情已告一段落,皇長孫允文也被順利冊立,但問題接踵而來,年輕的皇長孫並不知兵,這讓朱元璋很擔心他將來無法駕馭那些威權日重的開國大將們,是以,收攏北疆兵權歸於藩王,再提拔親厚於太孫的新一代年輕將領接手,算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眼下才剛剛開始,北平似乎對此頗有意見。
見武定侯郭英禮畢恭敬立於案前,朱元璋臉上露出了一絲和藹的笑容,相比於藍玉那種恃功自傲,大錯不犯卻小錯不斷,成日大嘴巴頗有微詞,還一度揚言要擁立允通為儲這種犯忌諱的話,而武定侯郭英卻頗知為臣之道,既不貪財也不戀兵權,最重要的是他曾與太子朱標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