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雀兒 第103章 正賓
荀大夫人心下里,是生怕豫安疏離、忌憚荀鈺的,亦或者說——是怕豫安忌憚自己身後的荀家。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因荀家祖上世代簪纓,故而荀家人對皇族心中的提防想法很是清楚:
燕京城中,多的是香火鼎盛的世家大族,各個都頗有些家底,族中子弟遍佈朝堂,各家勢力在暗中盤根錯節、牢牢地紮根盤踞在京畿之地……
這樣底蘊深厚的氏族大家,於今時今日難得安定下來的楊家而言,其實是最末等的聯姻對象。因四境平定,大越並沒有太多的外患,璟帝唯獨只需要為內憂發愁。
比起頗有才學、優異至極的大家閨秀,如今的皇族其實更偏好家底淺薄的小家碧玉。
這其中的緣由,稍有些遠見的人都能料想出一二:
世家大族本就在朝中扎了深根,手握重權的族中子弟在私下裏結黨營私,是更值得防備的對象。
若是讓大家閨秀進了皇族族譜,屆時一旦前朝與後宮勾結起來,皇族的利益必定會產生極大的動盪。
更別說大家族內部的腌臢心思本就不少,大家閨秀們出生在那樣的環境中,雖然接受到了更加優秀完備的教育,但心機城府難免也會因為深深宅院中的種種勾心鬥角,而成長得愈加深沉,不會盡心盡力地「出嫁從夫」。
豫安就是最好的範例。
小家碧玉卻不同,她們見識少、更容易被夫家拿捏,且因父兄的能耐較為弱小,翻不起大風浪,皇族大可以稍稍放下心。
這種想法,旁人從以往楊家人的聯姻舉動中,就可以窺見幾分。
例如豫安下嫁給了祖上草莽的岑家;例如太子楊承君最終選擇並且肯定的准太子妃李素茹背後,站的是底蘊並不算太深厚的李家。
荀家人正是因為清楚皇族的心思,是以不敢越過雷池半步,只敢規規矩矩地做忠臣。於是一眾長輩下足了命令,不許荀家女兒在去年的那場簪宴上搶佔風頭。
可不許荀家閨秀嫁入楊家,楊家的外甥女兒,難道也不能嫁入荀家了麼?
思及方才豫安並不多牴觸的神情,荀大夫人心中的巨石終於落了地——只要有機會便夠了。
有機會就有念想,她膝下的長子,或許能夠得償所願。
做母親的心中百轉千回,全部心血都擱在了自己兒子的人生大事上。
心裏終於踏實下來的荀大夫人,笑着謝過遞茶的張媽媽,坐下繼續道:「臣婦今日前來,是想同殿下商議當年荀、岑兩家長輩指腹定下的婚約。」
她眉眼間柔和無比,音色溫緩:「家主是見過岑家賢侄,也聽過他這十多年來的不容易,心中對那孩子很是重視、看好。上頭的長輩鬆了口,又加之釧兒丫頭對這婚約也並無異議……荀家的意思,是想將釧兒託付給岑家賢侄,不知岑家長輩可有什麼想法?」
豫安彎彎唇角,笑道:「我昨兒個聽駱舟提起過婚約一事,曉得了他的心意。駱舟也說希望我這個做嬸嬸的,能夠以長輩的名義替他做主。既然如今兩家小輩心中都互有好感,這個主兒,我自然是願意做下的。」
她頓了頓,遲疑道:「只是照着如今這形勢……再過不久,駱舟侄兒是要離開燕京、去往他處任職的,至少也要拖上一年半載才能再回京,咱們兩家這婚事……」
聽豫安主動提及婚事的操辦,荀大夫人立即會意,知道豫安應當並不想將婚事往後推遲,心下立刻舒了口氣,笑吟吟道:
&侄升遷之事,家中很有些耳聞。昨兒個一群長輩在府中商議,想着這婚事最好還是立刻辦下,還特特問過了釧兒丫頭,聽她的意思,是樂意將婚事辦得精簡些的。」
豫安眼底一亮:「如此。」
岑黛坐在一旁埋頭喝茶,聽着兩個聰明女人一拍即合,興致勃勃地商議着兩家嫁娶的事宜。
荀大夫人甚至在登門拜訪之前就寫了一份花箋,上頭或是細緻或是粗略地交代了她自己的打算。
兩個婦人就此展開了商議。
岑黛抿了抿唇,垂頭托腮望着杯盞中沉浮的墨綠茶葉,忍不住想起了那個永遠笑得溫婉有禮的荀釧兒。
生在家規甚嚴的荀家,荀釧兒在外人眼中一向是最守禮溫婉不過,是京中所有閨秀的最佳典範。可誰曾想,原來她實際竟然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