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之戰鬥在第三帝國 第三百八十四章 親王的懇求(上)
徐峻並不是一個輕易就會改變主意的人,當然如果確實對方講的有道理,那他也會選擇從善如流。
新任帝國元首在性格上的巨大轉變,讓不少納粹高官跌破了眼鏡,要知道當年還是副元首的施泰德,可是以斤斤計較頑固不化而在黨內高層聞名的,那時候想要讓他改變確定好的主意,或許比說服希特拉還要困難一些。
難不成真像一些社會學家所講的一樣,一個人的性格會隨着年齡的增長以及地位的不同而改變。
萊因哈特.馮.施泰德在比利時前線究竟遭遇了什麼事情,竟然會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變得就像換了一個人,這成了至死都困擾着納粹殘黨們的一個謎題,最終也沒人能夠拿出一個可以讓人信服的答案來。
有人講或許真的如同世間傳聞的那樣,這一切背後都是上帝的安排,這個男人是上帝派遣的使徒,他在戰場上覺醒,秉承上帝的旨意,前來拯救德意志與歐羅巴的人民。
這種傳聞此時已經傳遍了歐洲大地,在當時佔據多數的底層平民中間很受歡迎,這些人普遍文化不高,很多人連小學都沒有畢業,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太會寫。
他們可能是最底層的農場工人、建築工人、礦工和手工藝匠人,也可能是跨省穿縣的小販、雜耍藝人、肉店跑腿的雜役、餐館的廚工,他們用辛勤的勞動與汗水,換取僅能養家餬口的微薄報酬。
但是每一次社會動盪和經濟危機受到最大打擊的也都是這些人,別說殘酷的戰爭給他們帶來了苦難,很多人在戰爭爆發前已經被沉重的生活負擔壓得透不過氣來。
但是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越是生活艱辛,他們越是堅守着各自虔誠的信仰,或許因為這是唯一別人無法從他們手中奪去的東西吧。
世人總說宗教是一把雙刃劍,但是在大多數時候確實很管用,無論科學發展到了何種地步,都無法動搖宗教廣泛的群眾基礎。
徐峻對於這種傳聞也是聽之任之,如果對自己的計劃有利,他並不在意再推上一把,哪怕會遭到梵蒂岡的忌諱,反正還是那句話,教皇手裏有多少個師團。
維也納是個充滿藝術氣息和人文文化的地方,但是她的歷史太悠久了,很多設施都已經陳舊老化,奧地利此前的經濟狀況並不比德國要好上多少,很難拿出足夠的金錢來對那些古老精美的建築進行修繕和翻新,這座城市雖然迷人如故,但在明眼人看來那只是往日輝煌所留下的殘影。
汽車在塊石壘砌的路面上平穩的行駛着,保羅親王坐在後座上閉着雙眼靜靜養神,雖然他曾經很迷戀維也納街頭那些金碧輝煌裝飾優美的十八世紀建築物,但此刻他已經沒有心情再去欣賞車窗外的美麗街景。
他剛才會見了德國駐維也納區總督魯道夫.馮.霍爾本,向對方表達了想與德國政府進行密談的想法,請求對方替自己代為聯繫。
他表示自己這次出訪遭受到了國內各方面的層層阻力,希望德國方面在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後,據此相信南斯拉夫王國政府的誠意與決心。
馮.霍爾本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灰色的頭髮帶着一副金絲邊眼鏡,看上去就像個文質彬彬的大學教授,事實上他也確實有着教育學的博士學位。這位總督年輕時曾經在維也納求過學,也就是因為這段經歷,這名組織里的高級主教被徐峻調派到了維也納擔任總督職務,除了替徐峻壓制住當地的納粹組織之外,還要負責協調當地社會與德國政府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原本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應該是席拉赫,這位中二青年當年在藝術之都倒也混的不錯,著名的維也納愛樂樂團還送了枚榮譽金戒指給他,不過現在這枚戒指卻已經戴在了霍爾本手上,為的是他為維也納夏季音樂會的舉辦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或許有討好希特拉的意思在其中,納粹政府當年非常喜歡在維也納舉辦音樂盛典,比如後世很少會有人知道,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發起者,就是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他原本想以此表現一下第三帝國統治下的文化昌盛與繁榮,結果被當時的盟國視為納粹的變相宣傳,最終導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戰後還被盟軍下令禁辦了兩年。
霍爾本非常熱情的招待了南斯拉夫攝政王一行,但是卻拒絕為他進行搭橋牽線,霍夫曼給保羅親王提出了一個建議,如果南斯拉夫王國真的想要向德國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