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異世界拍電影 第九十一章 臨近收尾
更新:01-11 14:35 作者:呆呆的聽 分類:科幻小說
雲遙版《魔戒》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收官階段。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方言還剩下序里的「最後的同盟」之戰,聖盔谷之之戰,米那斯提力斯(白城守衛戰)之戰,樹人圍攻艾辛格以及最終之戰這五場戰役需要拍攝。
最後的同盟是開篇之戰,地球上許多人認為霍比特人中的五軍之戰就是最後的同盟,但實際上二者是兩次戰役,五軍之戰是在最後的同盟之戰後發生的戰役。
聖盔谷之戰則是甘道夫帶來援軍從山坡上衝下的那一場,這一戰的主體是洛汗人。
米那斯提力斯之戰發生的地方是剛鐸首都白城,又稱帕蘭諾平原之戰,也是《魔戒》三部曲中規模最大的戰爭,小葉子殺戰象這個吸粉無數的情節就是發生在這裏。
樹人圍攻艾辛格則是一幕特效大戲,數百樹人上演了一場中土大陸版的水淹七軍。
最終之戰如同字面意思,是整部《魔戒》收尾的戰役。
其實《魔戒》裏的戰爭參戰人數都不多,聖盔谷的洛汗守軍只有三百多人,還沒支援來的精靈弓箭手人數多。
而後來甘道夫帶來的伊歐墨騎兵的數量是多少呢?電影裏看起來很多是吧?實際上只有2000人,攻打聖盔谷的獸人也只有一萬人而已。
米那斯提力斯的雙方人數實際上也不是很多多,獸人大約四萬左右,人類守軍一萬三出頭,這還算上了6000洛汗鐵騎。
最終之戰更不要說了,前往末日火山的只有區區數百人而已。
但是地球上《魔戒》的特效優化做的很好,看上去戰爭如同數萬人大戰一般。
方言現在雖然沒有特效軟件,但是人手可是一點都不缺,在規劃好的情況下完全能拍出數十萬大軍對戰的場面。
指環王的戰役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它的完整和詳細。
每次戰役的開始、經過、高潮、結尾,都完整細膩,這樣真實感就體現出來了。
以聖盔谷為例,開始敵我局勢的氣氛營造,然後進攻中高潮和險情不斷,最後援軍解圍勝利,讓觀眾感覺一起打了一場勝戰一般。
這體現的是導演的硬實力。
這種硬實力或者說節奏感是方言這種半吊子現在不具備而又急需的能力,方言很清楚這種張力是一個導演必須具備的素養。
控場節奏感這種概念隨便找個看過幾年電影的影迷都能說出來,但是方言與他們不同的是,他現在有實踐的機會。
最後的同盟加上四大戰役,這些情節方言都記得非常清楚,這也是方言為什麼一定要安排數十萬群演的原因所在。
這五場大戰是方言最好的「刷經驗」的機會,即使在地球上的電影中,《魔戒》中的這幾場戰役也是絕對的經典,現在不抓緊機會,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雲遙版《魔戒》沒有拍攝時間要求也沒有經費上限,只要方言和軍方溝通好了就能在某個範圍內無限次的ng。
規模擴大了數十倍,還有有完全聽自己話的演員,腦袋裏更記得上輩子的具體情節,方言照着模仿都能刷出個成就出來。
不要說這種速成不實際,哪怕在地球上又有幾個導演拍過數十萬真人演員的場面?但凡指導拍攝一次這種規模鏡頭的收穫都不小,更不要說方言的ng次數幾乎沒有上限了。
好比讓一個普通的中超替補球員,在一個無限時間和無限體力的副本里練上幾百萬次傳球,腳法練的和世界級中場一樣精準可能有難度,但是踢個國足中場那是絕對綽綽有餘的。
一樣的道理,刷出個世界級或者奧斯卡小金人級別的成就方言不指望,但照着模板把經驗堆到「能夠熟練作用」這個檔次,真的沒什麼難度。
這就和背誦古文一樣,那些文言文哪怕你完全不懂,先抄個百八十遍自然會理解大半。
這種辦法雖然很蠢,但效果卻是實打實的有。
不過五大戰役先拍誰後拍誰也是要考慮好的。
有些人吃東西有個習慣,喜歡把好吃的東西留在最後,不好吃的先皺着眉頭吞下去。
方言也喜歡這樣,所以他打算先把最後的同盟和最終之戰兩個重要性不那麼高的戰役拍完,再去啃剩下的好東西。
最後的同盟一戰在第二紀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