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 644【北大邀請函】
更新:09-13 06:28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類:都市小說
佛山。
海天醬油廠。
此刻廠長辦公室內,密密麻麻的坐着二十多位古醬園的傳人。自從55年佛山古醬園全部合併成「海天醬油廠」後,這些曾經的古醬園傳人都加入廠里當起了技術員,專門負責廠里生產產品的技術與配方。
此刻醬油廠的龐廠長還未到,屋內二十來人嘰嘰喳喳的交流起來這次廠長把大家召集起來的目的。
坐在右側一名五十多歲,身着藏青色中山裝的老人,對着廠長秘書問道:「宏業,你知不知道廠長找我們大家過來是幹嘛?」
李宏業猶豫了幾秒,正想着要不要說的時候,就見到大家把目光看向自己,想了想還是說道:「我聽說好像是為了蚝油。」
「蚝油?廠裏面要生產蚝油了?」
「嗯,聽說是為了響應改革開放,積極的爭取出口國外,準備向中山那邊一家外商投資的食品廠購買一批專門生產蚝油的生產設備。」
中山食品廠對外出口蚝油的事情,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點,卻沒想到自家醬油廠也要準備生產蚝油了。
曾經佛山知名青醬園的傳人劉海波皺眉道:「蚝油沒那麼容易做吧,以前我聽父親說過,蚝油看似簡單,實際上裏面製作的工序可是複雜的很。早些年在廣東李錦記,就是憑藉蚝油出名的。」
「海波說的不錯,李錦記的蚝油早些年我嘗過,不僅做菜時添加少許能令菜餚味道鮮美,干嘗的話也能品出裏面蚝香的濃郁。」
「李錦記蚝油味道的確是一絕!」
「我以前年輕的時候嘗試做過蚝油,做出來的味道勉強還行,但放置一段時間就直接化水了,到現在我都沒想出該怎麼解決。」
在座眾人都是醬園傳人,對醬料這一塊可謂是熟的不能再熟,自然知道蚝油的製作不是那麼簡單的。
還在大家七嘴八舌交流蚝油製作的困難時,屋外面響起了「踏踏」的腳步聲,只片刻的功夫,龐廠長推門走了進來。
一時間屋內安靜一片。
「大家都到了。」
龐廠長掃視了一眼辦公室,該來的技術工和管理都到了,笑着說道:「既然大家都來齊了,那我就直接說事情,免得耽誤廠裏面的生產。」
「是這樣的,我們佛山輕工業局的局長,前不久跟中山那邊的劉局長商量了一下購買國外生產蚝油的先進設備。昨天中山的劉局長打來電話,說是投資中山食品廠的那位港商同志聽到我們要買生產設備的時候,一開始是答應的,只不過那位港商同志想要與我們佛山合作,想要在佛山這裏成立新成立一家食品廠……」
龐廠長將霍耀文想要與佛山合資食品廠的事情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龐廠長你的意思是說,那位港商想要與我們海天醬油廠合資一家新的食品廠?」有人抓住了廠長這番話里的重點。
「不錯,那位港商同志知道我們海天醬油廠擁有豐富的各類醬料配方,所以想讓我們出醬料配方與他合資成立一家新的食品廠。」
眾人眉頭蹙起,醬料廠可不是紡織廠,或者其它的輕工業廠,這要是把配方交出去了,豈不是影響到自家醬油廠的銷量?
有人提問:「要是我們出配方的話,那這會不會影響到我們醬油廠?」
「不會的。」
龐廠長搖了搖頭道:「這家新成立的食品廠主要以出口貿易為主,不會在國內銷售的,所以並不影響我們醬油廠在國內的銷量。反而選擇合作的話,還能為我們醬油廠帶來外匯的收益,也能給市裏面增加一些就業崗位。」
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初期,內地所有的國企單位都以能為國家出口創匯為榮,特別是沿海地區,這裏的航運便捷,更使得沿海地區的國企有出口賺外匯的想法。
但改革開放的這一年多來,整個廣東除了東莞一家紡織廠與港商合作的太平手袋廠外,也就中山食品廠在出口創匯,其餘很多的地區不是在建合資廠當中,就是沒有外商過來投資。
所以當龐廠長說出這個合資廠目地的時候,一下子就吸引了在場眾人的目光。
「如果真的能出口創匯,那倒是可以合作一下。」
「我聽人說中山去年就賺了差不多五十多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