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
相較於雁門關漢軍享受着勝利的喜悅,作為失敗者,遼軍只有用狼狽來形容了,而最狼狽的,自然要屬帶領部下走向失敗的耶律敵烈了。
雖然漢軍並沒有窮追猛打,耶律敵烈仍舊率領敗軍,一路直退到東北方向的金城縣,這也是他此番南下的進軍基地,方才有喘息之機。
在金城縣稍事休整,初步戰損很快就統計出來了,不算「漢卒」,士卒損失在1700人左右,至於軍械、旗甲、馬匹、糧秣,要更多,隨軍的牲畜一概留給了漢軍。唯一值得幸運的是,皮室軍的損傷不大,傷亡只有不到兩百。
至於附從的「漢卒」,損傷則要用慘重來形容了,被充當炮灰攻陣,耶律敵烈又斬殺了約700人肅威,漢軍的主要追擊對象還是他們,再加上攻陣的損失,最終回到金城縣的,只有不到800人。並且怨氣甚眾,在戰場上時,被耶律敵烈所懾,逃到金城,很多人看向耶律敵烈這個敗軍之將目光也不善了。
當然,對於耶律敵烈而言,綿羊的目光再是兇惡,也不足以讓猛虎感到畏懼,他顧不得也沒有心思去安撫那些偽軍。
而回到金城後,冷靜下來,懊悔的情緒充斥在他腦中,他才反應過來,雖敗於漢軍,但他手中擁有的實力,仍優於漢軍,否則漢軍何以追殺一陣就主動放棄了,正是忌憚他剩餘的實力。
如果當時脫離接觸後,能以最快的速度整軍,重新殺回去,漢軍大勝之下,必然鬆懈,他也可扭轉敗局。
然而,那等時候,只顧着北逃,脫離戰場,意圖減少損失,也沒人提醒他。當然,倘若耶律敵烈臨陣之間,有那等智略、魄力以及對戰機的把握,那麼就得恭喜遼國了,又得這麼一位宗室名將。
不過,哪怕馬後炮般的總結,耶律敵烈仍舊想得不夠多,比如當時的情況,軍騎敗走急,有誰願意陪他再殺回去,況且,漢軍當真放鬆了嗎?
對於此敗,耶律敵烈是相當地不服氣,被楊業這麼個「無名」漢將,以寡敵眾而擊敗,更令他羞怒不已。
同遭敗績的其他契丹軍將,士氣難免跌落,作為鎮戍南面的部卒,他們中間有不少人,是同楊業有過交流的,知道那是個不好對付的硬茬,這一仗,再度證明了此點。自此以後,畏漢倒不至於,但是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想要從雁門這邊入侵河東,沒有足夠的實力與決心,就不要妄想了。
就如北方漢人軍民,對於塞外的遼國抱有一定的怨氣與仇恨,契丹人又何嘗不是。自大漢立國以來,他們也有十多年沒有取得過一場值得稱讚的勝利。
當年,耶律德光興舉國之力南下攻晉,雖然一度同晉軍打得很艱苦,但最終的勝利是他們,成功滅晉並橫掃河北、中原,漢境臣服。
但是,又得提起欒城之戰了,對於契丹而言,那當真是國殤,自那以後,國力大損,民困兵疲,還內亂不斷,一直到耶律璟上位的這些年,採取休養生息,調和矛盾國策,這才有所好轉......
對此,年輕的耶律敵烈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但那種舉國都有的情緒,他還是受到感染的。
於耶律敵烈而言,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個問題,並不服輸,還想在休整過後,再度南下與楊業較勁。結果當然是被耶律撒給諫阻了,固執與爭,硬是不同意,最終還是來自雲中遼帝耶律璟的一封詔命,平息爭端的同時,也停止了耶律敵烈的軍事冒險。
卻是耶律璟得知了耶律敵烈的敗績,直接命二人佈置好防禦,回雲中述職。面對遼帝的命令,耶律敵烈也不敢直接反對,乖乖地回去了。
「安平王與詳穩衙前跪拜求見!」雲中城中,近侍小心中帶着畏懼,向正研究着遼國南面州縣地圖的耶律璟。
這段時間,耶律璟一直待在雲中城內,覺少睡了,酒少喝了,也不出城打獵了。自從幽州被趙延壽復奪後,雲中城成為了遼國南邊最大的城池,在耶律撻烈的治理下,也算安定,貿易繁榮,百貨雲集,手工業也取得了不小的發展。
「讓他們進來吧!」耶律璟幾乎只動了下眼皮,吩咐道。
很快,耶律敵烈二人入內,見到遼帝,直接匍匐倒地,口中請罪。但迎着耶律璟審視的目光,耶律撒給是一片惶恐,覺得有負所託,耶律敵烈則是羞臊居多。
「損了多少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