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139章 眾臣拾柴
測試廣告1繼嗣問題,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都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樂筆趣 m.lebiqu.com太子,半君之位,事關國本,從來疏忽不得。即便是初興的後漢,也不得不將這個問題提上議程。尤其在,劉知遠年紀已經不小的情況下,哪怕他不急,手下的文武也要替他着急。
當初,劉知遠冊立皇后、封賞皇子大臣的時候,便有人提立太子之事,不過被劉知遠輕飄飄地揭過了。
最初,於劉知遠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太艱難的抉擇,很早的時候,劉承訓的世子地位就已經被確立了。哪怕在初稱帝建國之時,這點恐怕也是沒有什麼爭議的。但是,劉承佑的突然崛起,成為了意外因素。
在這個時代,一個能打仗,打勝仗的皇子,意味着什麼,稍微有點見識人都知道。何況,是劉知遠這些人。
原本,不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劉承訓都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年紀、能力、名聲都很合適,但是,他太文弱了。在亂世,這是一個硬傷。
劉承訓的支持者們,自然也看出了劉承佑的威脅,尤其是楊邠。事實上,當初在劉承佑擊敗耿崇美,剛拿下潞、澤二州的時候,便以兵少為由,暗使人進言劉知遠召還劉承佑,只是沒有成功。後來進入河北之後,劉知遠有意召回劉承佑,也是受人影響。
在劉承佑南來之前,京中那股針對他的輿情,便是伴隨着議立東宮的風潮。只是皇帝劉知遠態度曖昧,被他壓着。
從劉承佑入朝之後,開封城內那股關於國本之爭的暗流便徹底涌動起來了,只是此前為東京有些混亂的局勢掩蓋了,如今,局勢稍加緩和,立刻便有人站出來,重拾舊題。
崇元殿內,靜得出奇,秋風透過門窗鑽入,涼意似乎讓大殿中原本有些疲憊的群臣都驚醒了。連馮道這個「昏昏欲睡」的老傢伙,也睜開了眼睛,意外地盯着進言的那名官員。
馮道自至東京,不出意外地,得到了劉知遠的熱情嘉許,待遇優厚,拜為太師,雖未與他實權,卻給了他上朝聽政議政的資格。不過,這老兒很知趣,收斂得很,光聽不說,基本不主動發表什麼見解,表現得尤其恭順。
出列奏請的官員,名叫王景崇,劉知遠入京,官拜右衛大將軍,虛職。這個人,資歷很深,曾經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牙將,頗受任用,終唐一代,沒能混出頭,不上不下,至於在後晉,則更不受重用,常自嘆懷才不遇。
在蕭翰掌南國軍政,立李從益為帝之時,王景崇積極投靠,憑着賄賂,得了個宣徽使的高官。不過這個人很聰明,早知蕭翰守不住中原,在劉知遠尚在洛陽之時,便暗使人送款投效,在劉知遠那兒掛上了號。入汴之後,封官。
察覺到殿中的「詭異」氣氛,除了王景崇之外,後邊似乎有更多的人躍躍欲試。喝了口水潤潤嗓子,劉知遠慢慢地放下茶杯,看着王景崇,說道:「是王卿啊。」
「正是臣。」王景崇低着頭,語氣謙卑。
「自立國以來,便一直有人向朕諫言太子之事。既然王卿今日於朝堂重提此事,那眾卿便議一議吧。」劉知遠不待一絲波動的聲音響起在殿中,平靜的注視着王景崇:「王卿以為,朕膝下諸子,何人可為嗣君。」
此言落,群臣精神更振,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有意無意地看向前頭的劉承訓兄弟。劉承訓精神爽振,摒棄身體負面狀態一般。劉承佑則滿臉的漠然,眼瞼微垂,身體鬆弛,仿佛沒有聽到一般,混不在意,比起馮道還要佛系。
聞問,王景崇一副早有準備的樣子,埋着頭,張嘴便來:「二皇子承佑,文武英明,志略宏達,國之所興,功勳卓越,可立為太子。」
王景崇此言一出,劉承佑微訥,保持不住事不關己的狀態了,餘光瞥着王景崇,心中很是愕然。他與這王景崇,此前可沒什麼接觸,甚至見了面,都不一定認識。但是,此人此刻,在這大殿上,卻這般殷勤地推舉自己,是為了向自己賣好?
不知為何,劉承佑有些高興不起來。
「哦。」劉知遠應了聲,目光掃過劉承佑,並沒在他身上停下,掃了一圈朝臣:「王卿覺得承佑當立,其他愛卿呢?」
「臣附議!二皇子英勇果毅,親歷戎軒,威豪傑立,可為繼嗣。」
有點出人意料的,繼王景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