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第950章送走朱由榔
在吳三桂君臣於洛陽,商議對策之時,大明攝政王趙銘,已經回到南京,並開始處理他的事情。
趙銘在百官的簇擁下進入南京。
收復北京,平定宗室叛亂,大敗犯境的周軍,將趙銘的威望,提升到了頂端。
不過趙銘威望再高,也只是攝政王,回到南京後還是得給朱由榔行禮,向皇帝匯報國事。
這讓掌握大權的攝政王趙銘,感到頗為不自在。
眼下只要皇帝在南京一天,在名義上,趙銘就不是南京的掌控者。
為此,趙銘回到南京後不久,便立刻暗示屬下上書,建議還都北京。
北京既然收復,那麼大明朝是否需要還於舊都?
這個問題,在南京宗室叛亂被平定之後,朝中便有不少大臣,私下裏商討此事。
趙銘原本以為朝野上下,應該有許多人反對還都。
畢竟還都就等於大明的政治中心將回到北京,江南將遠離政治中心,每年還得為朝廷提供數十萬石大米,以及各種物資,維持北京朝廷。
朝中大臣,地方士紳,應該像成祖朝時一樣,反對遷都。
不過結果卻出乎趙銘意料,絕大多數聲音,都是贊成還都。
這讓趙銘不太理解,後來經幕僚點醒,才想明白是怎麼回事。
近些年來中央政府逐漸強勢,趙銘說話也是乾坤獨斷,而一個強勢的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控制必然嚴密,會限制地方豪富的自由。
江南商業發展,出現了許多巨富,這些人一面希望能夠影響朝廷,控制朝廷的政策,一面又不想自己被朝廷壓制,被朝廷過多的管理。
那麼對他們而言,最好是朝廷遷回北京,他們通過資助官員在南方遙控,影響朝廷。
這樣一來,天高皇帝遠,地方官府壓制不住他們,他們逍遙自在,朝廷的決策時,又能通過他們支持的官員,使得朝野做出有利於他們的決策。
另外,朝廷還都,漕運又可以搞起來,而眾所周知,官府不折騰,不搞工程,官員和商人怎麼撈錢。
這漕運一旦恢復,不知道能撈多少好處。
趙銘明白,江南的士紳和商賈,還是想回到東林黨的時代。
雖說東林黨把持朝政的時代,整個大明陷入了困境,但江南士紳和商賈來說,過得其實無比滋潤。
趙銘想明白這一點,自然要送他們一句話,「想得美。」
明朝的士紳,是從什麼時候喪失了先聖的情懷,便成利己主義者,趙銘覺得自己應該引起重視,加強思想教育了。
在趙銘看來,大明北面如今沒有強敵,北京其實不適合作首都,而在海洋時代,南京其實更加適合作為都城。
趙銘之所以指使心腹上書,建議還都,其實並非趙銘想去北京,而是他要將朱由榔弄到北京,而朝廷則留在南京。
如此一來,皇帝徹底被邊緣化,整個南京城,趙銘便唯我獨尊了。
十二月中旬,趙銘沒讓朱由榔在南京過年,聲稱南京宮殿被朱以海焚燒後不適合居住,北京宮殿保持完好,又答應每年多給朱由榔二十萬元的零花錢,為他選妃,便讓人護送着朱由榔還都北京,而趙銘則以朝廷事務繁雜為由,同大明朝廷一起留在南京。
這個結果令原本興奮無比的人感到失望。
還以為朝廷搬回北京,又可以開始無所顧忌的大戶生活,不想皇帝走了,攝政王卻留了下來。
送走了朱由榔,趙銘立時覺得一陣輕鬆,開始準備過個好年。
在趙銘愉快的籌備1661年新年之際,遠在萬里之外的東洲,新城藩卻迎來了登陸東洲以來最大的危機。
去年初時,新城藩在西班牙和土著的進攻下,不得不放棄金礦,向北撤退。
張益達領着三千多人,向北走了一千多里,來到一處海灣,然後重新搭建營地。
這裏大概是溫哥華一帶,再往北便不適合生存。
新城藩眾人,本以為逃到此處,遠離西班牙人,就能暫時躲過危機,卻不想西班牙人,居然繼續向北,追蹤他們的蹤跡。
若是他們再次被西班牙人發現,不僅新城藩可能滅亡,明朝拓殖東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