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 第975章 大動干戈
天啟4年的7月,整個北京城一片喜氣洋洋,真是人頭攢動熙來攘往,在外地的各地督撫大員早已經進京,住在各個館驛客棧,或者是會館裏,等待着龍兒的百日生辰,同時期待着太子的冊封,期待着八賢王的冊封,期待着將這個讓大家擔心的傢伙早點滾出北京,去信陽就番。一筆閣 www.yibige.com對於這些官員來說,這是群臣的勝利,這是臣權的勝利。
節日一到,各種繁瑣的禮儀從天不亮就開始,最終一直到天黑,皇帝祭告了天地宗廟,冊封朱慈燃為大明的太子,在一群重臣被正式任命為太子太傅,以教導太子治國之道,又追加毛文龍為太子太傅,以教導太子軍事。雖然毛文龍不在場,但並不能影響天啟對他的厚望。
遠在萬里之外,手握重兵,卻依舊被皇帝如此信任,不被猜忌,這在整個歷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
然後就是正式的撤銷了朱由檢的信王封號,改封八賢王,封地信陽,賞賜除了土地之外的一批金銀珠寶,擇日就番信陽。
而就在這之後,皇后懿旨,為八賢王主持大婚,娶王妃周氏,庶妃田氏,袁氏。一次配齊一次完活。
就在短短的10日內,大明就辦了驚天動地的幾個關鍵的大事。
趁着各地官員督撫都在,天啟召開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朝會,官員們多的大殿站不想,直接站到了太和殿的廣場上去了。
在大殿上,天啟神情莊重的向天下公佈了未來天下大旱的消息,公佈了和內閣重臣商定的未雨綢繆計劃。正式向天下宣佈,大明的工作重心,由原來對外的戰爭,平定各地叛亂,轉為未雨綢繆賑災,要求所有的臣工賑災平亂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同時號召天下百姓,與朝廷共風雨,眾志成城,與老天爺做一番殊死搏鬥。
天啟皇帝豪邁的誓言,旺盛的鬥志,讓所有的大臣們眼前一亮,精神一振,這才是他們所需要的皇帝,而不是他們原先的那個木匠。
而正是因為在這巨大的災難面前,讓整個大明的朝廷,節奏變得快起來,內部變得團結起來,有了一股中興的氣勢,這就是所謂多難興邦。
然後就是一堆人事任免。任命八賢王坐鎮信陽中樞,節制信陽軍政,指揮南糧北運。他成為大明後期第1個有實權的王爺。
任命左光斗為信陽知府,職位與順天府,天津府,南京府府尹級別相當,有遇事專斷之權。
任命鄭國公為右都督信陽總兵官(左都督給了毛文龍)調度信陽一府五縣衛所軍備。
任命楊嗣昌為山陝義倉大使,兼任山陝督糧御史,兼任訓練西北義勇總督,連升兩級,和山西兼山西巡撫平起平坐,可謂權頃西北。
任命致仕的葉向高為黃河河道都御史,監督黃河河道的疏浚拓寬。
任命原漕幫幫主,現在的天津到北京運河總督曹廣校為運河都御史,負責運河疏浚。
任命馬維忠內閣行走兼戶部右侍郎,負責人口遷移。
宣佈大赦天下,各地杆子土匪下山回家,一律不再追究,以增加各地河道人手,以安定地方。減免西北百姓賦稅,向天下商賈和工廠主加增大災稅,額定為稅銀的兩成。這個額度不多,等於是貨物價格的兩厘,但現在努力發展的工商業已經成了規模,就這單單的兩厘,年末里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這筆收入將全部用作糧食的購買。
但為了不開遇事就亂加稅的惡劣先河,天啟規定,大災解除,這多出來的大災稅,將從未來的商人上繳稅收里扣除返還。
一來是徵收的不多,二來天下商人也有善意,所以這一次加征的稅收,並沒有引起商人們的反彈,反倒是樂於執行。因為為了應付大災,未雨綢繆的計劃里,就有興工商,搞基建,消化過剩的人口生活壓力的辦法,工商業被國朝重視起來,道路運輸更加方便,因此上,商人和工廠主們反倒獲益更多。
一道道聖旨頒行天下,整個大明朝開始動起來,真的是人心擰成了一股繩,一致對外一致對老天爺。
朝會解散,各地督撫懷着精氣神兒,懷着一股幹勁,紛紛歸回本地,開始執行未雨綢繆計劃,同時,魏忠賢的錦衣親軍和東廠太監,配合御史們也紛紛奔赴各地,監督計劃執行,監督各地官員操守。嚴厲打擊貪污腐化,嚴厲打擊可能激起民變的土豪惡霸行動,大明的吏治竟然為之一清,地方也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