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八四三章 靜觀
更新:10-19 18:40 作者:哼哈大王 分類:軍事小說
安應昌對自己的認識還是比較清醒的,他知道自己跟柳林柳兵使是不一樣的。
柳林是李朝平安道兵馬節度使,在漢陽城的朝廷里人脈很廣,友朋很多,在李朝的地方官裏面,也算得上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人物了。
可是他安應昌呢?
雖然他以前也曾在黃海道做過海州兵馬節制使,可是丙子胡亂之後,他就被一擼到底幾乎啥也不是了。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之下在江華島投效了楊振,那麼一把年紀的他,也就只是一個被沈器遠收在麾下,然後派到江華島駐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出人頭地的御營廳千總而已。
現在到了楊振麾下,就因為投靠得比別人早,直接坐上了一軍都指揮使的高位。
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來歸到楊振麾下的朝兵,都有可能歸他指揮。
這樣的人生機遇,可不是所有人都能碰上的,眼下既然叫他碰上了,他怎麼可能會輕易捨棄呢。
再者說了,他可是縱兵搶過江都宮,並且縱兵搶過開城京的人啊!
就憑這一點,一旦他離開了楊振,回到了李朝,別說他能不能繼續高官厚祿,繼續榮華富貴了,就是他本人的小命以及他背後安氏家族的小命,十有八九都是保不住的。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他腦子進水了,否則他就只能跟着楊振,一條道走到黑。
「嗯,安都指的見識,本都督還是非常讚賞的。眼下鴨江兩岸局勢混亂不清,而我們入主鎮江堡以來,取得的戰果實屬不易,的確不能輕舉妄動。」
對於安應昌,楊振原本就是比較放心的,知道他除了繼續追隨自己效力於自己之外,並沒有其他太多選擇。
所以聽了他的表態發言之後,楊振立刻就對他的說法給予了肯定。
隨後,楊振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就轉向了柳林。
這個時候,仇震海、張臣、李祿、楊珅以及安應昌等人的目光,也都跟着楊振一起,齊刷刷地轉向了柳林。
「柳兵使,你怎麼看?」
「卑職,贊成李副將、仇副將他們的判斷,城外清虜大軍很可能已於昨天夜裏,分兵去打義州府城了。」
面對楊振的追問,李朝官場老油條出身的柳林,自然看得出楊振問題背後的意圖,同時也已經清楚了楊振本人的心思。
那就是,如果義州府城或者定州城、安州城以及更遠的大同江方向的朝人義軍,遭受了清虜大軍的鎮壓和報復,鎮江堡這邊也不能出兵救援。
雖然剛才仇震海、張臣、李祿以及楊珅這些楊振的心腹干將們,所給出的反對出兵的理由不盡相同,有的有道理,有的沒道理,甚至有的匪夷所思,聳人聽聞,但是在最重要的問題上,他們卻是完全一致的。
那就是不管城外面的情況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守衛鎮江堡的金海鎮主力兵馬,都不應該分兵出城。
對於柳林這個前平安道兵馬節度使來說,他當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如果楊振不出兵救援,那麼清虜大軍分兵過江之後,江東朝人諸州府的城池百姓,就只能聽天由命,靠他們自己了。
至於靠他們自己將會是一個什麼結果,柳林根本不敢去想,只能寄希望上天的眷顧了。
曾經做過平安道兵馬節度使的柳林,當然不願意看見這個結果,可是他很清楚他自己現在的處境。
楊振出人意料地奪下了鎮江堡之後,從鴨江東岸到大同江之間的李朝北方二道許多城池,都聞訊打出了抗虜的旗號,舉兵反清了。
像這樣的情況,身在漢陽城的國主李倧難道會不知道實情嗎?
在柳林看來,李倧當然不可能不知道實情。
可是李倧既然肯定知道北方二道尤其是平安道發生了這種事情,那麼漢陽城的小朝廷為什麼會按兵不動,毫無反應?為什麼不趁機撥亂反正,擺脫清虜,重歸大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