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327 南省氣象
更新:09-14 06:01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九月下旬朝日,李潼起了一個大早趕往皇城端門。
跟所有放假久了、作息失調的人一樣,是真的不想起這麼早,一路策馬緩行,便不斷得打着哈欠,身軀也搖搖晃晃的。
樂高這小傢伙兒第一次跟隨大王出行,眼見這一幕,一路邁着小短腿,兩手虛托着跟在馬後,唯恐大王跌落下來。
當李潼注意到的時候,小傢伙兒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但還在咬牙堅持跟隨着。
「會不會騎馬?」
李潼也實在不忍虐待童工,問了一句、見小傢伙兒直搖頭,才指了指策行於後的楊思勖說道:「帶上他。」
楊思勖上前,一把將樂高提起擺在自己鞍前,倒沒有幾分作為大王心腹的危機感,揉着小傢伙兒腦袋笑語道:「本以為顯宗遺孤、力不堪用,沒想到這小子雖然筋骨稚嫩,卻有韌性。」
樂高也是少年好強,聞言後哼哼道:「舊在司農,也不是閒養。言要敬奉王教,就絕不是虛辭!」
聽到這話,李潼與隨從諸眾都笑起來,這小傢伙兒也實在是討喜。
一行人穿越大半城區,抵達天津橋的時候,群臣隊伍正排列有序的步入端門。李潼今天倒是還不用上朝,等到退朝後去鸞台領了敕書,然後再登殿謝恩才正式履職,所以倒也不急於行入。
過橋之後下馬等待,他也在思忖搬家的問題。此前王邸設在履信坊,一則沒有選擇的餘地,二則也方便搞事情。
不過這次返回神都,的確是感到太不方便,天天起個大早從六環外趕到皇城上班、還沒地鐵,誰受得了這折騰。而且就任鸞台給事中後,所接觸都是事務機樞並要員,別人有事找他也不方便。
雖然收了來俊臣在道德坊的家宅,不過那地方還是留給李守禮新婚之後居住,自己也就不必過去湊熱鬧了。李潼打算在天街兩側另覓宅邸,不過此間貴坊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還是入事之後看看誰要倒霉再從長計議。
他這裏還在雜想着,端門側方已經有人在擺手招呼他,李潼循聲望去,便見身材高大的張說正小步跑來,上前之後抱拳道:「卑職奉令,引領大王入省。」
張說如今官任左補闕,正是鸞台下屬,前來負責導引,倒是合宜。
「鸞台所在,我又不是不知,何勞道濟再奔勞一程。」
李潼行上前對張說點點頭,並又說道:「如今人事翻新,舊俗也要一一更改,免得落人口實。」
奪他王爵的處罰是要比任官的敕書還要早一步下達,張說聽到這話,臉上便有些遲疑,片刻後才說道:「卑職謹奉上命導引郎君,不敢稱勞。」
李潼行入皇城,其餘仗身都在宮外等候,楊思勖與樂高兩名宦者則隨行入內。
這自然是不合規矩的,以前他有宗王的身份,倒也少人計較,可現在只是一個臣子,還是有些扎眼。但這兩名宦者自有行走皇城內的符令,領着司宮台的雜使,他們恰好就與李潼順道同行,也不是不可變通。
眼下還是早朝,皇城中略有冷清,倒也不乏百司下品官僚們行走,但都步履匆匆,少有駐足言談。
鸞台外省比擬內省格局,位於皇城則天門下、城東第一橫街,緊傍着東朝堂。
隋唐之交,王世充佔據洛陽,有東朝堂納諫、西朝堂治冤的規矩。國朝雖然沒有這樣的明文規令,但皇城東西朝堂往往也只是常朝小例會,下僚參議的場所,一般指定一名或幾名宰相主持。
至於武則天所主持的朝會,即便不在明堂,往往也在宮城幾大殿之間。李潼是懷疑他奶奶可能擔心頻繁出入皇城,興許哪天就被捂在南省。
這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唐代宰相權力可不像後世那麼殘化,布政典兵都在其任。如果真把皇帝捂在南省,他們是絕對有權力控制朝局的。
不只武則天,其他皇帝對南省也都提防有加,正是因為這種前門提防,所以往往後院起火,北城玄武門之變頻頻上演,因為提防南省而給了北城過多的權柄。
神龍政變,以及之後的唐隆、先天包括中宗太子李重俊等一系列的政變,無一例外都是從玄武門發起,能不能夠掌控玄武門,便成了政變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當然也不是說這種提防沒有道理,後唐莊宗李存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