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
更新:09-14 06:03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在行台那場會議過去了大半個月後,時間很快來到了三月末,雍王典賣家財籌措的錢款,終於正式與朝廷使者們進行交割,作為去年秋賦的補償,合計為六十七萬緡有餘。
這個數字究竟是多是少,不太好評價。
如果單單只論這一筆財貨多少,那自然是一筆巨款,像是作為蜀商翹楚中的宋霸子,以百萬緡飛錢投獻行台,幾乎都已經到了傾家蕩產的程度。長安城中商賈雲集,真正能夠拿得出這樣一筆巨款的商戶寥寥無幾。
哪怕在國家財政中,這樣一筆錢同樣頗為可觀。像從永徽年間開始徵收的戶稅,雖是戶分九等,但若折中計錢的話,每戶約在百二十錢之間。陝西道諸州,永徽年間舊有戶數約一百三十萬戶,戶稅尚且不足二十萬緡。
若從國家開支方面來算,天授年間內外在品職官約兩萬眾,合年競支祿米為一百七十萬斛。以斗米五十錢論,凡在品官員一年祿米所支折錢也不足九十萬緡。
但事實上斗米五十錢已經是極為高昂的價格,像在貞觀、永徽年間等連年大豐的情況下,關中米價甚至都很少超過斗米十錢。神都洛陽地處天中,漕運物流環境較之關中的長安還要優越得多,哪怕在神都革命那樣的動盪之時,斗米都無過五十錢,長期穩定在三十錢一下。
換言之,雍王入繳的這一批錢款,足支內外職官一年之祿且還綽綽有餘。
但跟國家整體財政收支相比,區區六十多萬緡實在不值一提。在中唐兩稅法實施以前,大唐財政收入還是以租庸調為主,租收穀米,庸則力役,調則就是以各種紡織品為主。
儘管永徽以來,以均田制為基礎的租庸調已經遭到了極大程度的破壞,但朝廷也增加了各種大稅、小稅並諸資課以彌補這方面的財政流失,所以總量上仍然沒有削減多少。
像後世《通典》所載,天寶年間戶稅所收每年得錢兩百餘萬緡,但在租庸調作為財政主體的情況下,這一部分收入所佔國家整體財政收入不過二三十分之一。換言之,天寶年間大唐國家整體財政收入,即便是以戶稅二十分之一計? 也達到了四千萬緡之巨。
如果以這樣一個比例來計算的話? 去年朝廷在陝西道流失的賦稅額度應該在三到四百萬緡之間。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只大不小? 因為朝廷核算財政收支? 諸物折錢主要是以和市官買物價作為標準,而這一物價較之真正的市場物價通常要低兩到三成的幅度。
而且陝西道諸州財政還不僅僅只有租庸調? 像是隴右的牧監稅草、河曲的鹽稅,以及諸州物料土貢? 包括諸羈縻州府所進方物貢賦? 陝西道諸州每年能給朝廷帶來起碼一千萬緡以上的財政收入。
也正因為物貨數額如此龐大,李潼才要想盡辦法的將物貨截留自用,如果只是區區幾百萬緡,還真不值得他如此大費周章的謀算。
長安城這些豪商們看似揮金如土? 闊綽至極? 但事實上怎麼能跟整個國家的財政力量相比。哪怕僅僅只是錢財計數,彼此體量已經完全不成比例,如果再加上其他社會資源的佔有,無論是朝廷,還是行台? 都遠非這些民間資本能夠撼動的。
但朝廷財政收入雖然體量龐大,但物料品種也是複雜無比? 很難進行直接變現,當然也沒有大規模變現的必要。
畢竟如今民間的工商體系仍然遠不如朝廷? 一直到了安史之亂後、朝廷對於社會資源的掌控力度直線下降,才使得民間工商資本得以壯大起來? 直至五代兩宋? 更誕生出頗成規模的市民階級。
總之? 在行台府庫空竭,度支計簿赤字成堆的情況下,雍王傾盡家私、湊出這樣一筆巨款,雖然跟所拖欠的總量相比仍然不值一提,但也足以顯示出雍王的誠意。
起碼以李千里為首的這一干朝廷使者們,也實在不好再發表什麼意義。行台的財政現狀,他們是知曉大概,以目下行台與朝廷的關係,再加上雍王於關內所享有的崇高聲譽與權勢,哪怕耍賴到底、讓他們顆粒無收,他們也根本無計可施。
但雍王並沒有為難他們這些走使下僚,反而積極面對、主動尋求一個解決問題的權宜之計。而在這一過程中,長安士民對雍王殿下的擁戴熱情,他們也都親眼見證,心知就算不接受這個結果,繼續糾纏下去,非但不能索求更多,反而有可能更加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