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攻略計劃 第一八二章 論戰
王松克勞塞維茨在其《戰爭論》中曾經說過,「任何理論必須首先澄清雜亂的、可以說是混淆不清的概念和觀念……如果不精確地確定它們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徹地理解它們內在的規律和相互關係。筆神閣 bishenge.com」此語表達了理論研究必須首先要界定好相關的概念,才能理解其「內在的規律和相互關係」。而理論則是「由概念、原理構成的體系,是系統化了的理性認識。」概念是反映客觀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方式,是直接決定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質的特性。原理則是對規律的詮釋,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規律。「規律,是運動着的事物本身固有的、普遍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
因此,概念是構成理論研究最直接、最基本的單位,是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地認識、界定與把握相關的概念,才能對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科學透徹地表達與描述,才能透過現象揭示事物內在的本質規律。在作戰理論研究中,必然要首先從概念的認識與把握上入手,進而揭示作戰的基本規律,從而構建起現代作戰理論的大廈。
(二)
目前的作戰理論研究中,對概念的認識與把握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缺少對概念的界定。目前在一些作戰理論研究中,由於沒有精確、深刻地認識與區分相關的概念,沒有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帶來了作戰理論研究中一系列含混的、交叉的、闡釋不透的現象。如對信息化戰爭、現代作戰制勝機理等的界定,分別有從要素、方法、手段等不同側面進行界定。由此導致的問題在於,由於對概念的理解有較大偏差,當探討某一共同問題時,就可能各說各話,難以互相理解,甚至造成一定混亂。
缺少對概念的鑑別區分。作戰理論研究中,對概念的認識與把握存在的另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查閱相關的資料後,對一些概念拿過來就用,而沒有進行認真的思考與鑑別。比如在作戰理論研究中,經常會接觸到戰鬥、戰役等相關概念,而對這些概念的認識與把握,我們通常很少進行獨立的思考與鑑別,相關的定義標準也各不相同。如一段時期內,通常將「戰鬥」表述為:「兵團或部隊、分隊在較短時間和較小空間內進行的有組織的作戰行動。」這種從力量規模以及時間、空間上對戰鬥概念進行的界定,是否能夠反映出戰鬥的本質屬性?若如此,戰役的概念又該如何界定。是否可以認為,戰役是軍團在較長時間和較大空間內進行的有組織的作戰行動?但事實並非如此,戰役一般的表述是:「軍團為達成戰爭的局部目的或全局性目的,在統一指揮下進行的由一系列戰鬥組成的作戰行動。」可見,戰役的概念是從力量、目的、指揮與組成四個要素進行界定的,顯然與戰鬥概念的界定標準是不一致的。而戰役的概念基本上體現了戰役的本質屬性:戰役目的與戰役結構(組成)的基本矛盾。參考對戰役的表述,把戰鬥表述為「戰術兵團、部隊、分隊為達成某一作戰目的而進行的作戰」,則基本上能夠體現戰鬥的本質屬性。因此,我們進行作戰理論研究,在對概念的使用上,還需要注重對概念的鑑別與把握。
缺少系統規範的概念體系。由辯證唯物主義對「理論」的界定可知,概念是構成「理論大廈」的基石,一個完善的理論顯然包含着一系列的概念,從而形成了支撐理論的一個系統規範的概念體系。目前的作戰理論研究中,仍然存在概念體系不夠系統規範的現象,往往會引起概念與概念之間的混淆與交叉,從而造成理論上闡釋不深不透,甚至混亂的情況。比如,我們在進行作戰理論研究時,經常會接觸到「作戰樣式、作戰形式……」等概念。通常認為,作戰樣式是按敵情、戰場環境等不同情況,對作戰類型的具體劃分。從這一表述來看,作戰樣式是一種分類的工具,難以體現作戰的本質屬性。而《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樣式」的表述,則是「式樣,形式」,這種表述將「樣式」與「形式」等同。如此,就容易將「作戰樣式」與「作戰形式」的概念混淆。而通常對「作戰形式」的解釋是,作戰行動整體或基本的表現形態。《現代漢語詞典》對「形式」的解釋為,事物的形狀、結構等;對「形態」的解釋則是,事物的形狀或表現。如此,便造成了「樣式、形式、形態」之間釋義的類同。這樣,不僅難以確切區分各個概念之間的差別,同時,也難以準確把握各個概念的確切內涵。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