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君笧 第七十八章 野王笛(二)
更新:11-20 02:24 作者:停不了的歌聲 分類:科幻小說
只見桓伊取出隨身的長笛,這管據說是東漢左中郎將蔡邕親手所制的「柯亭笛」是他的愛物,只是他並沒有親自吹起笛子,而是喚出一位美貌的侍女吹笛,自己另尋了一把古箏說道:「微臣彈箏雖不及吹笛的技巧,然而亦足以聲韻相合,請陛下准許我撫箏吟歌自彈自唱一曲。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司馬曜並無異議,期待地看着他的雙手撫上了箏弦。
清揚的箏聲首先蕩漾了起來,初時的序曲只是簡單的撥動,時而短促如泣,時而錯落如珠玉跳脫。不久之後,悠揚淒婉的笛音響起,箏笛交相合奏。笛聲為主旋律時,箏聲反覆撥動着為之迎合,那笛聲連綿不絕,如一名氣度高華的名士在反覆地傾述自己的心聲;箏聲更強勢的時候,笛聲只嗚嗚咽咽地低語,而那箏聲則琳琅滿目,如珠玉在盤傾瀉而下,每一聲都扣動着在場每位聽眾的心弦。
當曲子演奏到高潮部分的時候,桓伊放聲高歌:「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公旦事既顯,成王乃哀嘆。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竟然是陳思王曹植的《怨歌行》。
眾人面面相覷,都覺得他實在過於大膽了。
陳思王曹植,在他兄長在世的時候被曹丕一生猜忌,即便曹丕死了,曹丕的兒子一樣猜忌這位叔父,他一生空有報國的壯志,卻在帝王的猜忌中鬱鬱而終。
所有的人都不敢說話,這曲子明顯是在影射謝安,以及眾所周知的,皇帝司馬曜對謝安的態度。
謝安在座上已經喝了不少酒,微醺的酒力被悠揚的曲聲一激發,更是醉人。當他聽到桓伊高歌的曲子時,每一句每一個字,都好像唱出了他的心聲,他的憂憤,他的委屈,一時全部湧上了心頭,難以自已。
他曾在年青時縱情高歌高臥東山拒不出仕,曾在權臣桓溫手下受盡嘲諷欺凌絲毫不為所動,當淝水之戰得戰報佳訊亦若無其事泰然處之,這時,他卻因為一支曲子,再也隱藏不住自己的心事。
這就是兩晉名士的風流,他們才華氣度的魅力。
此時的焦點自然是謝安,而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淚流滿面,連袖子都被沾濕了。
謝安是個真性情的人,更是不屑掩飾自己的失禮。
他鄭重地走下座來,來到桓伊身側,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讚賞他道:「您的樂曲不凡,真是我的知音啊。」
皇帝司馬曜神色尷尬,推說不勝酒力,先退場休息去了。
這樣一鬧,司馬道子也沒有心情繼續了,於是眾臣紛紛告辭。
桓家的馬車上,桓伊憂愁地對桓玄說道:「寶兒,我總覺得你讓我吹的這一曲,並不能讓皇帝疏解心懷,反而讓謝相難受呢。」
桓玄勸解他道:「人生在世,知音難求。謝安一定能明白你我的苦心,這也是他謝家的求存之道。」
桓伊狐疑地看着他,問道:「原來你一開始就是抱着這個目的去的?」
桓玄理所當然地回答道:「自然,謝家已然出於風口浪尖,謝安既然不想爭,就最好放開手讓旁人去爭,這是十分順理成章的事情。你就不要多慮了。」
桓伊雖是個風雅的大音樂家,卻並不通政事,他只覺得整日清談縱歌才是人生至樂,權勢什麼的根本不被他放在眼裏。因此他覺得桓玄說的很有道理,不由得連連點頭。
這場宴會之後沒多久,宰相謝安自請北伐,出鎮廣陵。
會稽王司馬道子錄「尚書事」,把持了全部的政事。
謝安作出這樣的決定自然不是臨時起意,從很早之前他就想離開東晉朝堂,去追尋自己想要過得生活方式,他也明白,這個亂世,唯一能作為立身之本的就是軍權,因此他打算帶着全家一起去投身於北伐事業,不再去作那些權力之爭。
這個想法其實是十分正確的選擇。
南面的土地因為有長江天險的隔斷,相對來說十分安全,因此司馬曜司馬道子這些不敢去打仗,只會作權術之斗的人最緊張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怕謝家有意染指。
而長江之北是大片的戰亂地域,只要有能力,有軍隊,就能把這片土地牢牢掌握住,而司馬曜沒有兵也沒有強將,對這片地域的興趣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