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初出茅廬的職場菜鳥,還是混跡職場已久的老鳥,當上班的鈴聲成為夢魘的開始,當休假成為夢寐以求的期待,當日復一日的工作讓你感覺就像左手摸右手一般索然無味,職業倦怠可能已經悄然成為你職場生涯的牽絆了。
職業倦怠,其實是一個舶來品,原詞是 job burnout,由美國神經科醫生費登伯格 1974 年首次提出, 指在職業環境中,對長期的情緒緊張源和人際關係緊張源的應激反應而表現出一系列心理、生理綜合症,是一種個體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而產生的身心耗損。從英文字面上我們就可以讀到這樣的信息:是工作讓你產生了身心疲憊的狀態。
據有關調查,職業倦怠多發於白領階層,可以說是一種「都市病」。中國目前有 70%的從業人員表現出了各種程度的倦怠症狀。而近來年,由於激烈的職場競爭,現代職場人士產生職業倦怠的時間越來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 8 個月就開始厭倦工作,而工作 1 年以上的白領有超過 40%的人想跳槽。上海一項調查顯示:在同一崗位工作滿兩年的人中有 33.3%的人出現了職業倦怠現象。
【工作都不用動腦子】
24 歲的欣大學畢業後順利應聘到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部秘書。文秘專業的她做起這份工作來得心應手,打字、準備合同、播放售樓部的背景音樂……兩年了,她每天就這樣機械地做着這類「腦子都不用動」的工作。這份工作對她來說沒有挑戰,不需要激情,學不到新的東西,隨着年齡漸長,她也想過跳槽,可是不錯的薪水讓她猶豫了,她很厭煩這樣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卻沒有改變的勇氣。
【人際關係讓我疲於奔命】
聰穎、漂亮的菲大學裏學的是會計,這個專業讓 26 歲的她在初入職場的幾年裏如魚得水,好工作總是唾手可得。在工作初期,她的專業素養得到了公司上下一致的認可。不過好景不長,大概是天妒紅顏吧,每間公司的女同事總會在不久後對她表示出敵意,於是她不得不在 3 年內換了 8 份工作。她一直以為像她這樣才貌雙全的女人不需要攀附着人際關係生存,外貌與能力才是硬通貨。而且,她也從不參加女同事八卦無聊的午餐會,也從不和她們探討超市購物的省錢竅門,她有自己的朋友圈。於是,毫無例外,每間她工作的公司女同事都對她有驚人相似的評價:傲慢、輕狂、目中無人……就這樣,人際關係讓菲疲於奔命,一次次鎩羽而歸,而她對工作的熱情也不復從前,感到身心俱疲。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32 歲的晴已經在一家知名的跨國公司里做了 8 年,其間,她用了 5 年的時間從一個實習生奮力爬到了部門經理的位置。要知道,在這家外國公司里,部門經理已經是中國籍員工可以達到的最高位置。做了 3 年的部門經理,一切對她來說已經駕輕就熟。但是,這種過於安逸的生活不僅沒有讓她感到輕鬆,反而越來越厭倦。因為她不確定,在以後的幾十年中,她的明天是否將是今天的翻版。當然,她也不是沒有想過自己創業或換家公司,但卻無法割捨這裏熟悉的氛圍和優厚的薪酬。在這種矛盾的狀態下,她對工作產生了應付的想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成了被慣性推着走的、沒有方向的人。
【不敢說「不」害苦了我】
內向的斌 40 歲了,在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公關部屬於另類。他很有自知之明,從來不和那些巧舌如簧的同事搶風頭。學美工的他只是專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將公司的廣告、招貼、宣傳畫等做到盡善盡美。他這種踏實肯乾的工作態度被老闆看在眼裏。部門經理跳槽後老闆竟認定他是最佳人選,就這樣他勉為其難地成了公關部經理。任職不到一年,他幾乎被新工作搞得崩潰了。公關部經理任務雜、要求高,應酬多,性格內向的他感到壓力重重,覺得很多時間精力都花在了無謂的事情上;對老闆匯報時,從老闆的臉色中他讀到了越來越多的不滿,而他也對這份工作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厭煩和牴觸,他知道是自己當初不敢說「不」害苦了自己。
其實,只要是職場中人,類似上述職場人士的職業倦怠或多或少都會有。如果某一天,你突然感覺自己精力不濟、力不從心、身體不適,甚至心力交瘁,那麼,不要慌,是職業倦怠這位不速之客不請自來了!
職業倦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意識
§§§第一章 職業倦怠沒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