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千年之女帝天下 第96章:軍制對比
更新:02-02 15:00 作者:冰心剎影 分類:玄幻小說
這件事可以暫時放在一邊,凌皓還得先解決另一件事情,比如關於武川鎮軍制方面軍隊編制決策的確定和落實。筆言閣 m.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這也是王猛和凌皓在書信往來中曾經多次討論過的一個話題,事實上,在凌皓看來,北魏時代的軍鎮制度應用在這個世界裏,應該只能算是一個過渡期,而不可能一直沿用下去,他需要更高效率,紀律性更強,能夠發揮出最大戰鬥力的軍事制度。
他仔細思考着,究竟哪一種軍事制度適用於當下,哪一種軍事編制適用於這個世界的真實情況。
這就不得不做上一個對比了,比如從夏商時期開始發揚的奴隸軍事制度
奴隸社會軍事制度據《尚書·甘誓》載,公元前21世紀神州歷史上所誕生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產生,作為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同時產生,並且建立了戰時軍隊編組與獎懲制度。夏王掌國家軍政大權,主要政務官「六事之人」,戰時便是統軍將領。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以商王為最高軍事統帥,以貴族大臣和方國首領為高級軍事將領。商軍出現了「師」的編制單位,建立了「登人」、「登眾」的兵役、動員制度和以射、御、田獵為內容形式的訓練制度。軍隊分車兵和徒卒,以車兵為主,主要裝備是畜力駕挽的戰車。西周軍制比夏、商有了很大發展,中央常備軍力量擴大,擁有「西六師」、「成周八師」和「殷八師」,共22個師。「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各諸侯國和一些貴族大臣雖有少量軍隊,但要聽從周王統一調遣。
這種奴隸社會軍制的特點在於:第一,它可以與以王權為中心的政治制度相適應,王是最高軍事統帥,常常親自統軍出征,方國諸侯的軍隊雖有一定獨立性,但戰時要聽王的調用。
第二,常備軍由王衛隊發展演變而來,並不斷擴大,在征戰中起主要作用,戰時軍隊主要靠臨時徵發。
第三,實行奴隸主貴族血緣種族兵役制和軍政一體、文武不分的民軍制。
第四,軍政官吏實行世卿世祿制,與宗法制度相適應。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漸漸解體、封建制慢慢形成的大變動時期,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各諸侯國君,在改革政治、經濟制度的同時,紛紛改革軍制,以適應政治、經濟變革的順利實現。
如齊國「作內政以寄軍令」,鄭國「作丘賦」,魯國「作丘甲」,晉國「作爰田」、「作州兵」。尤其是戰國時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建立軍功爵制,健全戶籍,什伍編組,向農民徵收軍賦等。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了以《孫子》為代表的一大批軍事專著。在變法圖強、爭當霸主、進而以武力統一天下的激烈角逐中,改革創新者上升,因循守舊者沉淪,春秋初一百多個國家到戰國初只剩十幾個,最後全部被秦國統一。春秋戰國時期軍制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首先,一些諸侯國實行改革使國力軍力上升,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制能力,「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大夫出」。
第二,產生了以徵發農民為主的郡縣徵兵制,軍賦也由農民承擔,擴大了兵源與軍賦。
第三,軍事與行政編制相結合以利戰爭動員。軍隊擴大,建制由「師」發展到「軍」。
第四,戰爭規模和區域擴大,由平原發展到山地和江河水網地帶,車兵之外又有步兵、騎兵和水兵,步戰代替車戰成為主要作戰形式。
第五,文武明顯分職,並產生了憑兵符發兵和獎勵軍功等制度。第六,軍政一體化的國家體制轉變為相對獨立於行政體制的以國君為中心的高度集權化軍事體制。
神州封建社會在經歷了由春秋戰國到秦、漢,由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演變過程,由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到元、明、清三次大分裂和三次大統一之後。與此相應,封建軍制也經歷了初創期、發展期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