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161章 南察風波(四十)兩疑
申時行與王錫爵日間的簡單會晤沒有達成一致看法,或者應該說兩人都沒法準確斷定高務實在本次京察中的實際目的。
京察嘛,搞掉一些對方的人,換上一些自己的人,這是正常操作,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只不過高務實做事對於他們而言有時候顯得太過天馬行空,很難抓住他的意圖來進行相應的準備。
申時行傾向於認為高務實打算在南京官場動大手術,換言之就是把南京的實權拿到手。
雖然說京察主要針對的是四品以下官員,南京六部的堂上官們是直接找皇帝交自陳,最終由皇帝決斷誰留誰滾蛋,但實際上四品以下官員掌握實權的並不少。
與絕大多數朝代不同,有明一代是正式實行「雙京制」的。眾所周知,南京作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十幾個政權定都的城市,其地理優勢不言而喻。
朱元璋起兵之時就對南京的優勢非常清楚,他前期的謀臣馮國用就曾建議朱元璋先定金陵,曾向朱元璋建議:「金陵龍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為根本。然後四出征伐,倡仁義,收人心,勿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
由於當時江浙的經濟優勢冠絕南方,所以佔據南京就等於擁有了江浙的財富根基,因此朱元璋也能夠在處於四戰之地的情況下遊刃有餘,掃平了陳友諒、張士誠,進而北伐中原。
但是這並不代表朱元璋對定都南京是完全滿意的,其實在朱元璋的心裏,南京過於偏安一隅,不能夠穩定全國,一直有所謂「以金陵為南京,大梁為北京,朕於春秋往來巡守」的想法。
不過等到洪武十一年,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認為,大梁也就是開封由於地理位置是四戰之地,並不適合成為都城,但朱元璋從未放棄過尋找新的都城,他的目標有三個:「洛陽、西安、北平」。這三個城市各有優勢,不過朱元璋還沒來得及做好決定就駕崩了。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之後,幾乎立刻開始考慮遷都問題,原因也很簡單,畢竟北京是自己的「龍興之地」,所以他非常的想給自己的承繼大統加上一個合理的理由,所謂「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外藩入承大統,而於肇跡之地,皆有升崇。」
另一方面,北京地理位置更加利於對抗蒙古、控制北方,所以朱棣決定遷都。到了永樂十八年,北京宮殿營建完畢,朱棣徹底決定遷都北京,而改南京為留都,但是這並不代表明朝從此就把北京當成唯一的都城了。
朱棣死後,明仁宗朱高熾一度想要遷都回到南京,後來明宣宗及時叫停,從此北京的地位才開始穩固。
都城遷了,但並不代表機構也完全搬過來了。當時的情況是南京的衙門由於在遷都過程之中還得審理案子,維持全國運轉,所以就沒有裁撤,而遷都完成之後南京衙門就沒用了,所以永樂後期南京的六部前面全部加上「南京」二字,這樣也就形成了明朝獨具特色的南京六部。
南京的六部相比北京的六部,其實看上去也沒差太多。根據大明朝廷的制度,六部各設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都察院設有左右都御使、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全都御史,下轄十三道監察御史一百一十人。
這些機構南京也是有的,但與北京六部仍有區別:南京的六部是沒有左侍郎的,吏部的衙門也沒有員外郎,南京都察院也沒有左都御史。
南京六部平時基本上沒有什麼事,比如南京刑部只能管理南京的案件,別的地方的案件無權審理;南京的吏部也是只能考核南京地區的官員。大部分的南京衙門都是養老的聖地,大家從北京退休就到南京享受待遇,不亦快哉。
但是這並不代表南京的衙門就不重要了,作為鞏固大明帝國陪都的系統,南京六部在關鍵時刻還是能發揮作用的,至少直接就能接管半壁江山,可見平時大家都認可「南京管理南方」這一思路。不過平時南京的最高行政機構卻不是南京的六部,而是南京的「守備會議」。
南京平時是設立一個守備的,作為替天子看守南京的存在,南京守備大部分都是王公大臣,其中絕大多數時候由魏國公出任。而由守備、參贊、內守備等官組成的守備廳會議,則是南京最高權力所在。
這個組成有一定的制度性,其中南京參贊機務是南京兵部尚書兼任的,所以南京兵部尚書也是南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