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161章 南察風波(卅三)罪證
手心出汗未必是害怕,甚至未必是緊張,有時候也可能是興奮。
很難說曹簠此時是興奮多一點還是緊張多一點,但想必他不至於害怕。
三封信,兩條大罪證。一條牽涉到努爾哈赤,這是他遼陽副總兵默認負責的對象;一條牽涉到李成梁,這是他在遼東更進一步的最大阻礙。
如果把這兩條罪證交上去,朝廷倘若要動努爾哈赤,這第一責任人多半就是他曹簠,換句話說出戰主將人選多半是他,戰功當然也歸他。
如果朝廷要動李成梁,那就更妙了,遼東因為環境比較特殊,其總兵素來以本地將領充任為主,外地調任為輔,而且主次比例非常分明,外調而來的總兵還是比較罕見的。
現在遼東本地將領裏頭,倘若排除了李成梁,剩下無論從資歷、從戰功、從軍中威望亦或者其他任何方面來看,最有資格接任總兵的人選都非他曹簠莫屬。
這是明面上的優勢,在此之外還有暗地裏的優勢。李成梁現在已經是心學派的人了,他一旦出事,心學派肯定頭大,而實學派肯定得勢不饒人,必然要趁機掀翻李成梁,把遼東總兵這個要職掌握在自己手中。
遼東尤其是遼河以西地區,是當前大明「西懷東制」國策之下最方便對察哈爾發動攻勢的兩個地區之一,與薊鎮平分秋色。
遼河以西地區是遼東總兵的直接轄區(遼河以東通常由副總兵主管,不過李成梁在任時威望太重,而且他需要戰功給家丁創收,所以也經常親自跑過來動兵),心學派近來一直拉攏李成梁,也是希望在「東制」國策中撈一波功勞,以免實學派再次專美於御前。
在這般情況之下,曹簠覺得高司徒肯定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定會把遼西也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整個「東制」盡在掌握的局面。畢竟這樣一來,既可以確保察哈爾一戰各部令行禁止,提高勝算,也可以讓實學派獨攬大功,從而在朝堂之上也對心學派形成壓制。
自從被高務實搭救出來,曹簠一直都想找機會報答一番,除了忠誠充當恩堂的「沐恩門下走狗小的曹某」之外,他也一直都想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此次出兵奪回北關,雖然真正的交戰只有葉赫河一戰,但從戰略上而言,曹簠自認為任務完成得還是很好的。
在曹簠看來,努爾哈赤止步南關並派出親弟弟隨軍,可見其畏懼自己的兵威;布日哈圖雖然耍了一大堆花槍,最終也還是在葉赫河邊被擊退,順便迫使蒙古人放棄了已經到手的葉赫西城;甚至在收復西城之後找到了兩大通敵罪證。
不管怎麼看,這場仗他曹簠都打得漂漂亮亮。而具體戰場表現,根據剛才張萬邦送來的戰場清點結果來看,此戰明軍傷亡甚至低於蒙古騎兵。考慮到此戰圖們甚至投入了兩千重騎兵,而重騎兵的損失更是高達一千兩百餘,明軍攏共不到一千人的損失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步兵直面重騎兵衝擊打成這樣,任誰來評價都得翹起大拇指夸一句英雄了得,不是麼?
如果還要更細節一點,那麼張萬邦本部的損失只有三百餘人,這就更讓曹簠安心了——張萬邦所部別看沒有「張家軍」這個說法,但他部乃是高司徒「以步制騎」的典範,他所部要是損失大了,高司徒那裏搞不好就不太好交待。現在張萬邦的損失很小,想必高司徒聽到消息一定是滿意的。
高司徒的支持,是曹簠最大的底牌,也是底氣所在。有了這次北關之勝,而李成梁又出了事的話,高司徒不支持他曹簠出任遼東總兵還能支持誰?
曹簠一個人在布寨房中興奮了一會兒才逐漸平靜下來,然後他才想到一個問題:這三封信能的能當做罪證來用嗎?
對努爾哈赤而言,這一封信應該就夠了,因為努爾哈赤是「虜酋」,屬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那一批人。
說句不客氣的話,朝廷要對付這些虜酋,有時候甚至都未必需要什麼確鑿的證據,只要朝廷甚至僅僅遼東督撫、總鎮覺得你該敲打一番了,那麼沒準第二天就給你來個大軍壓境。至於虜酋本人,你或是選擇遣使求降,直接躺平任嘲;或是選擇負隅頑抗,等待犁庭掃穴。
說實話,躺平任嘲可能是最佳選擇。比如葉赫被高務實二話不說殺了兩位貝勒,但葉赫立刻躺平任嘲,根本不敢多吱一聲,結果換來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