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魚塘成了仙界排污口 第三十七章下地籠
朱仁明選擇地籠而不是釣魚,主要還是目的不一樣,釣魚完全是休閒,不在乎收穫多少。
而下地籠的話,則是為了收穫,運氣好的話就能夠抓到不少,不走運的話就是「空降兵」了。
為了保證能有收穫,朱仁明採取的方式是以量取勝,開着皮卡車到市集買了十個地籠。
他不相信會捕不到,朱仁明的要求不高,不要什麼大魚大蝦之類的。
小的就行,反正他是拿來養的,不在乎個頭大小。
野外生存的小魚小蝦,一般也長不大,因為食物比較匱乏。
加上捕撈的人比較多,能長到一斤的多的魚已經很不錯了。
這種魚如果拿到市場上賣,至少也是20-30元一斤的,野生魚向來供不應求。
所以催生了許多人趁着市場上熱銷的時候大肆捕撈,下地籠的話是比較常見的,收穫不會太大,太靠運氣了。
為了增大收穫,他們會採取更加可靠的方式,比如說電魚。
晚上田埂、小溪附近電魚的村民到處可以見到,每個晚上都能夠收穫五斤左右。
運氣好的話能達到十多斤,每斤小魚小蝦拿到菜市場賣得話,20-35元是完全可以賣出的。
也就是說一個晚上就能夠賺個幾百塊,怎麼會不吸引人去電魚?
成本的話基本沒什麼,一個晚上電瓶的電才消耗多少啊。
充滿一次也就幾度電而已,而滿電狀態的蓄電池可以電幾個晚上。
也就是說電的話一個晚上不到一度電,算第三階梯的電費,也就是八毛五左右……
成本八毛左右,而收益至少幾百,晚上吃完飯閒着沒事,背着電瓶去電魚,倒是很輕鬆愜意。
而也正是由於這樣,內河的漁業資源逐漸匱乏,短期的利益是增加了。
但是長期來看,野生的淡水魚的系統已經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這也是為什麼電魚不論是在內河還是在海洋都是明令禁止的原因,而且還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電瓶的電壓足以把人電死,一個不慎很容易傷人傷己。
村民們都會穿橡膠鞋子和帶手套,既然自己做了防護,卻沒有顧忌到別人,難道不知道水能導電?
朱仁明從市場上買來了地籠,在下午的時候到農場附近的小溪、小河放了十個地籠。
全是按照自己的感覺放的,沒什麼經驗可說,如今內河的水質污染嚴重,野生魚的生存環境也受到了影響。
而人民農場附近的環境清幽,森林覆蓋面積比較大,因此野生河魚還能夠繁衍生息。
在朱仁明看來明天一大早地籠的收穫肯定是不錯的,至少他是滿懷期待,不過有些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高。
下了地籠,朱仁明遛了下旺財,便趁着天色還微亮回到農場,等待次日收穫的時間。
晚上,朱仁明吃過飯,休息了一會,早早就睡了。
打算用一個飽滿的精神去迎接新的一天,第一次下地籠的他。
經驗雖然不怎麼樣,但是他始終相信自己的運氣不錯。
何況他選擇的地方都是人煙比較少的,這裏的環境又這麼好,野生魚有成長的空間。
每次朱仁明出去打野,旺財都會跟過去,本來他的意思是讓旺財看家的,不過卻拗不過它。
所以只能依着它了,大白天的,沒人敢去農場內偷東西的。
而且這麼偏僻的地方,誰又會知道深山裏面有一個農場存在?
一號地籠距離農場比較近,朱仁明和旺財步行十分鐘左右就到了。
找到了固定地牢繩子的竹竿,朱仁明提上地籠的時候。
默念了一大串的諸天神佛,希望能給他一些驚喜,收地籠的時候,最值得期待的就是此刻。
「很沉?」朱仁明慢慢拉上來,一截一截的地籠露出了水面,朱仁明檢查了地籠,發現連跟毛都沒有。
小魚小蝦就不用想了,地籠下了大概有12個小時左右,按照道理來說不會是一無所獲的啊?
旺財這個時候叫了叫,朱仁明才注意到旁邊的足印,這是一雙涼拖印。
在農村的話,夏季時候穿涼拖到處走是很正常的,四五線的縣城,滿大街都能看到有人穿拖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