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農民 第一百六十五章建軍
按理,今日這情況,實在不是練兵的好機會,可是看着這些新兵模樣,楊銓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況且,現在這城牆上,不是還沒有箭枝射進來麼?不如趁着這個時機,好好的教會這些傢伙,什麼叫做軍紀,
這些天,楊銓私下也了解過,如今大明的軍隊,就拿最能戰的關寧鐵騎來,是典型的明軍模式,一個將領養着幾百個親兵,其他的士兵不是訓練不到,就是吃空餉,衝鋒的時候,也是這些親兵一衝,一個軍隊的戰力,看的就是這些尖刀親兵的戰力,親兵戰力越高,這軍隊也就越強。
不過楊銓對於這種模式,楊銓是敬而遠之的,第一個,他楊銓不想喝兵血,然後養出少量的精銳,這種模式,是沒有希望的。況且那關寧鐵騎是不是戰力強悍,那還有待商榷,大明朝舉一國之力,養了關寧軍十萬左右的人馬,他們的作用,其實遠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強,最起碼拒城而守,讓國內其他的軍隊,未必比他們差了,
早期孫承宗手中的關寧軍,確實是有些戰力的,可是到了明末後期的關寧軍,早就淪為了一些人的搖錢樹,當地軍隊中的遼東大族,如吳家,祖家等,和朝中某些人裏應外合,把大明朝有限的資源,都吸食乾淨。最後卻對大明來了個反戈一擊。清軍入關後李闖逃到陝西,當時甘做先鋒,打着恢復明朝旗號的漢奸部隊,就是關寧軍。
第二種模式,就是盧象升的天雄軍這種,楊銓歸納為關係模式,軍中士卒,大都是同鄉同族甚至父子兄弟,內里關係錯雜,往往一軍之中,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若是真的要攀關係,沒準聊了幾個人之後,就真的成了某個姨娘弟弟的大嫂二叔的表舅侄子,所以來,這種關係利弊參半,利處,那就是一人戰死,往往能激起整個軍隊的戰力,大家同仇敵愾奮勇殺敵,自然而然就能戰了。而弊處也很明顯,一個人如果逃了,其他的人也會跟着逃,督戰隊殺也殺不完,一支部隊,很快就能潰散,
比如清末的曾國藩的湘軍,他們就是學習的盧象升的天雄軍。當初和太平天國戀戰正酣,不就是因為湘軍有一人逃跑,引起整支軍隊潰散麼?當時把曾國藩逼得要跳湖自殺。不過天雄軍倒是沒有這個顧慮,因為他們有個人人敬服的盧象升,哪怕如今盧象升貴為督師,每次衝鋒盧象升照舊衝鋒在第一線,不過楊銓學不了人家,畢竟盧象升有萬夫不擋之勇,練武的大刀都有百十來斤。所以,這個楊銓是學不了的。
第三種,就是楊銓所想要借鑑的,那就是戚繼光的戚家軍,這已經有現代軍隊的味道了,治軍以嚴苛的軍律,與軍中將士共患難,公平的賞罰制度,這才成就戚家軍的強悍戰力,哪怕戚家軍的嚴苛軍法,讓人生畏,可是還是有人願意跟着戚繼光戰鬥,無他,公平耳。所以,楊銓就想要學習的,就是戚繼光的做法。然後學習盧象升與士卒同吃同住的做法,這樣豈能練不出強兵?單單練了幾天的屯田兵,就已經遇見馬匪而不潰,比起一般的明軍要強了許多。
太陽越發的毒烈起來,楊銓剛開始在這擔架上站起來還沒有什麼,可是這時間長了,大腿上的傷口突突的開始疼了起來,接着身上的汗水,慢慢的浸入到衣服里,傷口處簡直跟拿刀子慢慢刮一般,疼的楊銓牙都要咬碎了,疲憊加上疼痛,楊銓真想坐下歇歇,可是如今這個模樣,他哪裏能坐下來?後邊可是有幾百雙眼睛盯着他瞧呢!
本來城牆上的士兵正慌亂的備戰,可是東西準備好了,城外也沒有韃子出現,看見城牆下屯田司的舉動,一個個都好奇的張望,可是瞧見屯田司門口的土地上,插着的長槍時,一個個都縮了縮脖子,那個都不敢吭聲了,誰敢多嘴?沒瞧見那長槍上的人頭,還滿臉的驚恐絕望麼?宣府這麼大的地方,鄉里鄉親誰還不認識誰,那幾個兵油子平日裏啥揍性,誰不知道,可是竟然在這裏被人給砍了腦袋……
就是城牆上那管隊的營官,瞧見士兵聚集一團,剛要呵斥士兵散開時,看見這下邊的模樣,也是愕然,因為此刻站在這士兵跟前的楊銓,一頭的大汗,早就把身上的衣服浸濕了,
這人是老宣鎮的兵了,前幾日也在總兵衙門見過楊銓,曉得這位是新任的屯田司的芝麻官,可是就是這樣的後勤官,竟然訓練出了一支見到騎兵而不潰散的步兵,當時人人都以為楊銓手中的兵是好兵苗子,都在琢磨楊銓手中的人馬,可是如今盧督師還有楊總兵暗下都保着這子,這才絕了大傢伙的念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