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高富帥的那些日子 第55章 過氣明星的垂死掙扎
我當高富帥的那些日子
辦公室內,姚成的手指翻飛着敲擊着鍵盤,宛若野蜂飛舞一般的極快手速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腦海中的想法以及文字,都呈現在電腦顯示屏的文檔上。
寫稿子一直都是一項比較吃力不討好的活,如果是傳統作家的話那還好,他們往往筆力精湛,喜歡摳細節。就比如一本小說里一個人物簡單的動作,都能引起他們豐富的聯想,一處看不出啥玩意的歷史遺蹟,總能讓他們身處歷史之悠悠的歲月感,懷古嘆今。
純粹的文學,對個人的文學素養和積累量要來的更加苛刻一點,往往成名作家都已經人到中年,但不可否認的就是有一些文學作品,所能給予人的啟迪和來自心靈的震撼,足以回味一次又一次。
當然也不是誰都能成為傳統作家的,姚成畢業於京大的中文系,在校期間就已經是京大學生報社的筆桿子,經常在校報上發表文章,加上他也時常往各種報社、雜誌投稿,雖然被錄用的文章不多。
但姚成對自己的筆力還是有些自信的,而如今成為了娛樂編輯,簡單的一句話來說,文筆是一項最沒用的東西。
首先他不是傳統文學雜誌的編輯,他只需要尋找新聞的亮點,然後將其用簡介直白的文字,加以陳述出來就行了。
頂多就是適當潤色,而對於一個成功的娛樂小編來說,必須是五毛標題黨,內容也必須三分真實,七分胡扯,要能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
至於文人的矜持和節操,姚成早在工作兩年後就把這些東西餵狗了,要之有何用?
這也是如今新聞業發展的大趨勢,無冕之王,輿論的引導者。想讓你知道的你會知道,不想讓你知道的你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
而國內群體中很大一部分人用一個不客氣的詞來形容,就是「愚民」,加上群體性的特徵,他們會把他們的愚蠢傳染給其他人,心理學上謂之為「從眾心理」。
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社會群體現象,也極為普及,如圍觀的習慣,如超市打折,免費體驗,一個人,幾個人去搶了,就會引發無數人的哄搶事件。還有現如今的拜金主義,一旦流行開來,頓時變成了大多數人的人生信條和準則。
而對於一個真正有思想,有信念的人來說,不偏聽,不偏信,有求證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你才能看見真實。
而對於這種能力,大多數人都是不具備的,顯然八卦和小道消息最是能夠讓人信服,然後很多人自以為掌握了少數人才知道的真相。
姚成也是了解娛樂消息受眾群體的心理特徵和所思所想,你往往平靜的陳述一個事實,他們多少還不會感興趣,甚至連點開標題的興趣都沒有。
何謂眼球?就是僅靠短短几個字就能抓住受眾群體的心理,滿足其好奇心,求知慾,別跟他們扯什麼真相,扯什麼大道理,他們偏執的覺得只想了解他們眼中的世界。
如現在媒體上到處在美化日本,美化美國,前者成了一個禮儀之邦,後者成了維護世界和平的世界警察。
日本人都是好人,美國就是天堂,你要是翻出歷史跟他們講講,就會被無數鍵盤俠的口水給淹沒。
原因為何?還不是文化入侵加上媒體包裝的緣故?讓一些人忘記了傷疤,忘掉了當初的疼痛,居安不思危,無底線的跪舔異族。
至於民族氣節、民族榮辱這些東西,只有等人家的大軍開到咱們國土,打到家門口了,他們才會明白一些東西。
明白了國家的富強是有多麼的來之不易,一些國家的險惡用心又是如何令人頭皮發麻,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他們以為世界原本就是這麼和平融洽的。
完全不知道目前世界的大勢和局勢,總是無腦吐槽着自己國家的黨政機關多麼的軟弱,多麼的無所作為,接着轉頭就吹噓起外國什麼什麼牛逼啊,好啊。
這類小民思想,愚民的劣性,存在於很多人的思維里,你能怪他們嗎?只能說在很多人其實不了解這個世界,卻又喜歡告訴別人他看到的世界是這樣的。
這在一些智者的眼中,只能是徒增笑料的淺薄見識,甚至連反駁的興趣都沒有,唯有送上一句,你開心就好。
姚成看着自己的文章,內容上面經過幾次修改,已經基本可以直接發佈出去了,只是這標題,着實讓人想破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