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尋寶之旅 第1371章 大手筆絕招
身為男人,張楠一貫對冷冰冰的殺人利器感興趣,天『性』穿開襠褲那會就有了木頭削出來的小手槍,6歲有了人生第一支用自行車鏈條做的火柴火『藥』槍,十二歲做了支鋼管的火『藥』短槍,但被姐夫沒收!
那槍管不是無縫鋼管的,火『藥』一多就會炸膛,危險!
但項偉榮送了他一支工字牌,那時候張楠的個頭和力氣已經能夠勉強使用重磅氣槍,掰得動了。
那年月的男孩子從小到大誰沒個幾支打得響的槍的,別說張楠這代人,就算80年出生、踩上了80後開頭的外甥相佳楠,那也是從小到大與刀刀槍槍為伴。
張楠喜歡槍,也喜歡刀劍,戰國王劍他有,唐刀也有,法老王砸人腦袋的權杖同隕鐵匕首還有,古埃及的極品裝備還不止一件。
至於公元一千年以後的刀劍,連頂級的大馬士革鋼刀、中世紀最好的騎士劍、小鬼子鎌倉時期拍賣價最高的倭刀在自己的藏品中都不怎麼排不上號。
不知不覺之間張楠已經收藏了大量頂級的古代冷兵器,不少都是國寶級、世界級的貨『色』,但現在得到一柄保存完好的華夏漢代玉具劍,還是讓他幾乎到了愛不釋手的程度。
曾經一柄唐刀讓他虛了很多天,這些年見了太多的寶貝,再要他激動過頭那是不可能的,但也高興呀!
雖然出土於匈奴單于墓,但這是不折不扣的漢家兵器,就算只是件禮器,也還是意義大大的重要:匈奴單于為什麼會有玉具劍?
漢朝皇帝賜的!
這就是牛!
至於與其同時期的實戰用漢劍就更牛了,砍人就砍你個半死,重刺擊更是輕易就能捅你個透心涼!
作為步兵的戰場使用劍,漢劍一般都是配合盾使用,組成劍盾兵。
那個遭人狠的倒霉蛋晁錯在上有這樣一段記載:「曲道相伏,險厄相薄,此劍盾之地也,弓弩三不當一。」
劍盾兵,西漢中期漢軍步兵中的主力!
東漢時期大量出現的畫像磚上都還屢屢可見一手持劍一手持盾的劍盾士,還有像尹灣漢墓出土的上記載:盾九萬九千九百一,劍九萬九千九百一。
盾與劍數量相等,漢劍是當時漢軍重要的基礎主用兵器。
以重刺擊為主,配合盾牌使用,適應戰場需要的短柄長刃兵器。
而張楠上輩子那會,那些個仿漢劍由於受影視劇和日漫影響,基本上做成了仿倭刀比例的雙手劍,刃柄比有些甚至接近2.5比1!
而且在21世紀,這個劍莖與劍身的錯誤比例隨着漢劍知名度的提高,越來越嚴重的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
最直接的負面影響就是導致對很多對漢劍一無所知的新接觸者產生形制上的錯誤印象,造成一錯再錯,有人說這還體現了不少現代華夏人對傳統文化既缺乏認識也缺乏自信的現狀。
漢軍打過無數次大規模戰爭,漢劍是為這樣的大規模實戰而生,一切都是為了殺敵、為了實用!
因為漢劍必須配合盾、鈎鑲使用,柄不宜過長,否則劍首會磕手!
加入漢朝軍隊使用「仿製的漢劍」,這仗還沒打呢,自個的手腕就得傷。
實用,一切為了戰爭!漢劍的刃柄比通常超過4比1,最多的是5比1,達到6比1的也有。
像張楠手中正在把玩的這柄玉具劍,刃柄比就介乎於5比1至6比1之間,符合當時的實用主流。
不僅有出土實物做參考,當初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範和製造工藝的文獻中就明確記載:佩劍,身長五其莖長。
由於現代仿漢劍參照倭刀2.5比1的刃柄比,造成在調整重心時過度依賴柄長,而正確的調整方法則主要依賴對劍身厚薄的控制,減輕劍身前部重量,使重心自然後移。
然而現代仿漢劍往往做的過寬過厚,並且對厚薄的控制能力也很不到家,這其實是傳統制劍工藝的一種退步!
與如今基於明劍、清劍、太極劍的現代劍的重心通常在劍格前10厘米的認識不同,漢劍重心並不靠近劍柄,這是為了以刺為主同時兼顧劈砍,提高殺傷力。
漢劍輕薄,即使重心前移,揮舞起來也並不費力。
而現代的仿漢劍在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