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界仙遊 第四十六章太華門下
道法修行講究道法師侶地財,無道則無修行可言,無法則不得其門而入,無師則道法難傳,前三者最為緊要,而且三位一體、彼此關聯。
而修行中需要同道扶持協助,畢竟不存在孤身一世便可超脫之人,此等離群索居之輩,成就再高與世無干,世上等同無有此人;同時,道法修行需要尋覓福地洞天,以作棲身之所,哪怕不一定每個修行人都需要,但不是誰都能在漂泊流浪中攝心如常的。
至於財,此言獨指世俗通貨之財,修行人並非與世俗徹底隔絕,文明昌盛富足至今,無財難行確實,而且有些事情若能以世俗錢財處理得了,也就沒必要大耗法力去做了。這也是為何自古以來會有修行人依託於帝王家業。
但是放眼一千八百餘年之前,九州十二宗門留下的道統傳承,除了道法師三者綿延至今,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穩定長久的道場基業,不論塵俗戰火紛亂如何鼎沸,總歸有最後一片清靜之地安守本心不亂。
有道場基業,有門中同修,再歷經千百年以來,積累的世俗財富,自然是尋常門派與江湖散人無法想像的豐厚。
真正的富貴,不是體現在金銀財寶的多寡,而是將塵俗凡夫無法想像的富足珍貴,當做日常平淡起居的一環,看似樸素平淡,實則堪比王侯。
客棧房間中的桌椅,大多數是太華山中的老木製成,使用至今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經過長久擦拭清理,更顯朴中見華。
一般迎來送往這麼多客人,保不齊桌椅板凳就會有損壞的可能,但這些器物卻無半磕碰痕跡。齊德仲施法感應了一番,隱約察覺到這些器物都是經過法力祭煉,使得物性凝鍊不散,恐怕使用千年都未必會損毀。
齊德仲在離開飛雲門這大半年來,還時不時回憶起過去在青岩院的日子,如今跟求仙集對比起來,真有一種巫見大巫之感。
太華山門朝着何方如今尚未得知,可是從求仙集便可一窺這名門大派的巍峨氣象。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江湖散人至此,恐怕都不能真正察覺到求仙集的不同尋常。而修為越高,反而對太華門敬畏越重。
不過回頭想想,人家創派祖師太華真仙連太華靈墟都能造化而出,世間太華門的境況也不可能差到哪兒去。
齊德仲在客棧中安歇,榮貴幾人倒是在鎮上逛了大半天才回來,晚飯之後就跟齊德仲談起了此處風土人情。
像太華門這樣傳承悠久的宗門,根本不需要大肆張揚收徒傳法之舉,求仙集不過是歷史風俗而成,太華門人依循緣法而行。
的確,求仙集中偶爾會有太華門人現身,但他們出現並不是為了收徒,而是跟此地百姓做買賣。
聽着非常俗氣,但以太華門人的修行和出身,根本無需理會世人的眼光。太華門出產的無非幾樣,一類是耐用的家具器皿,就好比齊德仲在客棧中所見的那樣;一類是香燭,有安神理氣之用;另外一類則是磚石,就是砌房所用,但也是以法力祭煉過的磚石,能夠阻絕外邪,適合打造修行居所。
求仙集不過是一個鎮,千年以降,太華門出產眾多也用不完,所以大多數都會轉手賣給外人。而會買太華門出產之物的,不是修行人,便是世間王公貴族、豪族巨富。
在漫長的歷史中,區區求仙集,積攢了大量的金銀財貨,可是在多番戰亂中,戰火也不曾蔓延至此,更沒有哪路悍匪強盜有膽或者有命來此劫掠。千年以來,不論太華門是有心還是無心,求仙集的安寧不改。
而正好,半個月後將會有太華門人下山,帶來一批新制青磚,求仙集依循傳統以金銀收購,至於賣不賣得出去,太華門人不會主動干涉。
「那好,我們就在此地駐留半月,到時候見到太華門人,再與他商談要事。」
壺洲客當初只是將鯨骨杖託付給了齊德仲,卻沒有怎樣進太華門道場,齊德仲更是不清楚太華山門何在。修行宗門往往以陣法禁制遮掩門戶位置,哪怕飛天俯瞰,不得關竅也尋覓不到。
這半個月的時間,齊德仲仍舊潛心參悟鯨骨杖的種種妙用,弟子榮貴五人在聽齊德仲起求仙集玄奧之後,也不敢四處亂闖,安心在客棧中鍊形不輟。
太華門人下山賣磚,這種顯得過於樸實無華之舉,在修行界中並非秘密,在很久之前甚至能夠引動場場紛爭,就為了能購得太華門出產之物。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