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舊業
「這其實是我支持房地產業大發展的另一個原因。」
馮嘯辰笑呵呵地說,「房地產業要大發展,離不開鋼材、水泥,還有工程機械,而這將給我們裝備製造業帶來機會。當初,我們從西方國家引進技術,又用了20多年的時間把這些技術消化吸收,變成了我們自己的技術,就是為了在這個時候拿出來用的。這幾年,因為國內包括房地產業在內的基建規模不斷擴大,鋼材需求猛增,各地都在建鋼鐵廠,秦重、浦重的冶金設備訂單多得都忙不過來了。」
「是嗎,有這樣的事情?」孟凡澤來了情緒。他剛退休那幾年,還經常過問一些工業領域裏的事情,能夠掌握不少信息。這幾年,他年紀越來越大,精力大不如前,有些事情就不太清楚了。聽馮嘯辰說秦重、浦重的訂單多得忙不過來,他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興奮,這說明國家的工業欣欣向榮,這也是他們這代人孜孜以求的夢想。
馮嘯辰說:「的確如此。過去三年中,國內新建了12條1700毫米以上的熱軋和冷軋生產線,新增軋鋼能力超過4000萬噸。這12條線中間,有6條是咱們自己生產的,而且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此外,國內目前在建的火電站有40多座,總裝機容量超過5000萬千瓦,80%的設備是國產的。」
「就是龍山電機廠他們引進的技術?」孟凡澤問。
「是的,是龍電、東電幾家引進的技術,現在已經基本上消化完了,有些設備的設計水平甚至超過了美國西易公司,能夠躋身於世界一流行列了。」馮嘯辰自豪地說。
「幹得好啊!」孟凡澤拍案贊道,「這充分表明,咱們國家當年做出的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為我所用的政策是完全正確的。另外,你們裝備公司的工作也是非常得力的,沒有你們牽頭組織全國裝備企業積極攻關,消化吸收引進技術,我們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形成自己的設計製造能力。」
「我們做的工作非常有限。」馮嘯辰謙虛了一句,接着說:「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是一個大國,有着龐大的市場。我們引進的技術能夠迅速地在市場上得到應用和檢驗,又通過市場的反饋加以改進。有些小國家就算獲得了技術,也很難找到用武之地,想發展也沒有空間。」
「的確,這就是大國的優勢啊。」孟凡澤感慨道。
馮嘯辰向孟凡澤匯報的,絕非虛言。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大量的住宅、道路、橋樑、港口建設創造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原材料和工程機械市場,而原材料生產與工程機械製造又對裝備製造業提出了強勁的需求。在這個時候,就充分體現出20年前國家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政策的遠見,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裝備製造業,這麼大的裝備市場全部依賴於外國,那種被人割韭菜的感覺將是生不如死的。
這裏不妨對比幾組真實世界中的數據:
2000年,全中國公路通車裏程16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3萬公里;2016年,公路通車裏程47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1萬公里。
200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6.87萬公里;2016年12.40萬公里,其中高鐵通車裏程更是從無到有,2016年營業里程達到2.3萬公里,居世界首位。
2000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3.2億千瓦,2016年達到16.5億千瓦,相當於2000年的5倍。
住宅建設方面,2000年之後,全國每年竣工的住宅面積平均達到15億平方米,相當於每年人均增加1平米的面積。可別小看這個數字,1978年的時候,中國城市居民的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僅6.7平方米,農村為8.1平方米。
2016年,中國全年鋼材產量11.35億噸,是2000年的8.7倍,是1978年的52倍;化肥產量6600萬噸,是1978年的7.6倍;乙烯產量1781萬噸,是1978年的47倍。還有金屬切削機床67萬台、礦山專用設備795萬噸、大中型拖拉機62萬台,汽車2800萬輛,發電設備1.3億千瓦、水泥24億噸,平板玻璃8億重量箱……
所有這些產能井噴般增長的背後,是強大的裝備製造業在作為支撐。幾代人的努力,正在收穫碩果。
就在馮嘯辰與孟凡澤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