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康乾做帝師 第六十章 拉壯丁(3)
一進七星鎮,黃義德等人一看到這場面,一個個都有些哭笑不得。好傢夥,看來都把他們當成是壞人了!這年頭,當兵的名聲難道就這麼差嘛!
「戴兄,這七星鎮的老百姓是怎麼回事?怎麼一看到我們進鎮就全嚇跑了?」黃義德很是不解的問道。
他本來是叫戴雙順為大人的,畢竟大家都是把總,級別都是正七品。但一想到如今自己要帶領這支三百多人的潰兵隊伍,那就必須確立自己的領導地位。所以他開始改口叫戴雙順為戴兄,一來顯示尊重,二來也有突出自己地位的意思。戴雙順也是一個明白人,反正雙方都有種心照不宣的意思。
「黃大人,老百姓的膽子都比較小,可肯他們是一點害怕吧。」
黃義德一聽這話,心裏面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呵呵,貌似他現在也不是來干好事的!這抓壯丁可是一件惹人厭的事情!特別是對七星鎮的老百姓而言!
黃義德等人進入七星鎮之後,黃義德先派人封鎖了小鎮的幾個出入口。在這些當地老百姓出入的地方設置了木欄關卡,然後派出士兵把守。然後他們直接就朝七星鎮鎮長胡善仁的家裏走去了。
這個胡善仁今年52歲,已經在七星鎮當地當了將近二十年的鎮長。說是鎮長,其實準確的來說應該是一個保長。
清代保甲制度是封建國家在基層社會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官治行政末梢在鄉村社會的廷伸。所謂「王權止於縣政」僅在縣官由朝廷任命、薪俸由國家支付這個意義上才能成立。自宋代以來,封建國家對鄉村社會的控制呈步步增強之勢,至清代達致頂峰。清代官府直接干預鄉間事務的方式主要為兩項:一為縣衙胥吏差役下鄉催征錢糧、揖捕人犯;再就是在鄉間設立保甲制度。清代保甲制度定型後其職掌主要為三大項:戶政、治安與賦役,其中治安又為重中之重,即所謂「保甲之設,所以彌盜安民」。為實現上述職能,清統治者沿用歷代編戶齊民的政策,大體以十進制編組民戶,以每戶門牌為基礎,編造保甲名冊。其步聚大致為:先由各州縣官將「循字簿」和「環字薄」二冊及門牌紙交予保正,保正交予牌長,牌長發給各戶門牌紙,令其將戶口詳情填記而張貼門上。牌冊由各戶填記交予甲長,甲長將十牌名冊匯編而製成循環兩冊,由保正轉呈縣府。縣府對照之後,將循冊保存,環冊則發還甲長保存。若戶口變動時,牌長應改填環冊,定期(約每季一次)將修改的環冊由保正轉縣,同時將循冊帶回。循冊改正送縣後再將環冊攜回,如此循環應用。
保正、甲長、牌頭一般由當地民眾公舉,報縣官點充。其任職資格為誠實、識字、有身家。上述職務,限年更代,輪流充任,以均勞逸。實際任斯職者多為普通中等民人,尤其是甲長、牌頭。鄉保和牌甲人役均要向縣衙遞交保狀,並要有保證人一同畫押。而鄉保更是須定期赴縣衙述職,即「點卯」。各府廳州縣保甲事務,其指揮監督之責,由州縣官掌之,而按察使總其成。可見,保甲制度確為官治行政在基層社會的延伸,承載着封建國家管制基層社會的重要職能。保正、甲長、牌頭雖不是在編官吏,不領官俸,但卻是「在官人役」,「以供縣吏之役使,」其雖「流品卑低,並不齒於齊民」,但卻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日趨職役化。時人言保甲制之重要性有稱:「保甲之設,所以使天下之州縣,復分其治也。州縣之地廣,廣則吏之耳目有不及,其民眾,眾則行之善惡有未詳,保長甲長之所統,地近而人寡,其耳目無不照,善惡無所匿,從而聞於州縣,平其是非,則里黨得治,而州縣亦無不得其治……天下無一家一人不治焉。」。
朝廷在七星鎮並沒有設立任何衙門,當地的事務都由保長胡善仁負責,這老傢伙其實就是當地的地頭蛇。因此要想順利的完成抓壯丁的事情,黃義德必須找他幫忙。
胡善仁的宅邸位於小鎮的中央位置,是一棟佔據面積多達六七畝的院落,帶有幾分江南庭院的味道。看到這傢伙平日裏油水撈了不少,不然怎麼造的起這麼豪華的宅子?
「這位大人,不知怎麼稱呼?」一看到黃義德等人,這胡善仁已經早早的迎出來了。
「本官姓黃,名義德。」
「哦,原來是黃大人啊!真是久仰!久仰!這次我不知道黃大人要來我們七星鎮,所以未成遠迎,真是失禮了。不知道大人這次來我們小鎮,到底有何要務啊?」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