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警之回歸祖國 第二百章 斯大林的讓步
更新:08-12 22:21 作者:海外建國 分類:軍事小說
文平慶幸的是蔣介石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才在背後支持他與英國人搞對抗,並且陸續讓志願軍接手緬甸等地的防務,英國人帶給華夏的屈辱實在太多了,前後二次鴉片戰爭,不過通過緬甸和印度作戰,多少也討回了一些失去的,要知道戰時弱國外交四處求援,其過程充滿屈辱和艱辛,得到的並不多,國民政府能夠在各大國之間周旋,最終得以維持中國戰局已經是非常艱難之舉。
在地球儀上文平的手指最終落到了伊爾庫茨克,這是一個華夏已經失去了二百多年的故地,其位置在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貝加爾湖以西,南同蒙古相鄰,這是文平的最後底線,蔣介石此時此刻也只能選擇相信文平,畢竟在此之前文平與英國人的談判得到了確實有效的回報。
蘇聯方面同意了華夏政府進行雙邊會晤的大部分要求,但是遠東地區只能暫時保持中立狀態,最終的歸屬還需要具體商定,此次會議結束後他們會先把黑龍江等地的防務交接清楚,對此杜魯門也長長的鬆了口氣,驕傲無比根本看不起蔣介石的斯大林此番也開始正視這位東方的所謂獨裁者,杜魯門與丘吉爾都給了斯大林與告誡,顯然蘇聯無法在德國與日本的夾擊之下已經是疲憊不堪了,斯大林自然清楚杜魯門是站着說話不腰疼,美國由兩大洋的天然壁壘,英國人有強大的皇家海軍,蘇聯有什麼?難道真的要鄰里反目?這才是斯大林最為頭疼的事情。
絕對不會讓步的話斯大林不會再說,因為已經失去了所謂的意義,現在斯大林所關心的是如何減少蘇聯的損失,背信棄義的事情斯大林不是沒幹過,只不過此番不想幹得太過明顯而已,而且中美英三國與蘇聯之間的戰略關係和外交關係,在戰時自然是有目共睹,但是戰後會如何變化也是蘇聯方面需要應對的,不過從總體的戰略資源的應用上來說。美國的綜合國力和工業實力完全可以拖垮蘇聯,太平洋大海戰的血拼就說明了一切,接下來美國太平洋艦隊將會以前所未有的嶄新陣容出現,現在美國竟然還能提供最新式的巡洋艦與護航航母裝備給華夏海軍。讓其在印度受訓,華夏志願軍在反攻的時候先炮擊消耗的彈藥了讓斯大林都感慨志願軍打仗的方式太奢侈了,實際斯大林不清楚,所謂的文平彈藥量實際上是文平的發明,美國人只不過扮演了運輸大隊長的角色。
就廢除沙俄以來一切條約。放棄其在東北的一切權益,並規劃一切被侵佔的領土方面,最終的焦點集中在伊爾庫茨克上面,文平要求歸還伊爾庫茨克在內的華夏領土,但是斯大林卻並不同意,莫洛托夫堅持貝加爾湖以西劃歸歸還華夏,伊爾庫茨克不交予華夏政府方面,莫洛托夫的所謂理由在文平這裏自然是站不住腳的,文平主張的北線直逼雅庫茨克,則嚇了莫洛托夫與斯大林一大跳。因為東北亞的地理條件十分複雜,除了高山縱橫、河流密佈外,還瀕臨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
歷史上從貝加爾湖南岸,俄國軍隊一路南下直逼華夏的蒙古地區,一種東進抵達黑龍江上游的石勒喀河,進而入侵黑龍江,俄國人在向東、向南的道路上,擇水陸要衝建若干城鎮堡,並且發展成為一定規模的城市,但是總體對於偌大的東北亞來說。還是地廣人稀,蘇聯的所謂反擊實際上更多的是口頭上的威懾而已。
薩彥、貝加爾湖、外興安嶺、庫頁島,是蘇聯遠東的生命線所在,是蘇聯所謂在亞洲的人口中心、資源中心、經濟中心。也是太平洋艦隊的大陸補給港口的唯一依靠,沒有了這些領土,俄羅斯就會與勘察加、阿留申失去便捷的交通聯繫,東北亞的安全就根本失去保障,沒有了這些華夏領土,蘇聯在亞洲就沒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
但是眼下形勢逼人。斯大林不想鬆手,但是英美和華夏卻咄咄逼人,他真的拿不出有利的部隊增援遠東方面,只要中華夏軍隊攻入遠東,戰略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幾番談判唇槍舌劍之後,斯大林最終同意了莫洛托夫的所謂退讓方案,即暫時同意歸還伊爾庫茨克在內的貝加爾湖流域,從伊爾庫茨克劃一條筆直的邊境線一直延伸至伯力一線,但是海參崴與旅順必須租借給蘇聯海軍九十九年,租期滿後蘇聯方面有權提出續約。
同時,蘇聯承認伊爾庫茨克更名為「定遠」新城、台灣、東北、庫頁島、琉球、南海曾母暗沙群島自古以來為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朝鮮、緬甸、安南等將接受華夏託管。
台灣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