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唐 第179節:爭執
馬周便把長孫無忌玩丶弄權術的事實,寫成奏摺報給李治。
李治接到奏摺以後,十分的無奈。一方面是情同父親的恩師,一方面是舅父長孫無忌。手心手背都是肉,無論處理誰都於心不忍。而且,李治也深深知曉,二個人代表着不同的勢力。
於是,李治來了一個拖延處理,奏摺是收到了,也看過了,卻隻字不提處理方法和處理結果。太陽照樣從東邊出來,日子照樣過。
馬周等急了,私下裏向李治暗示,前段時間曾經遞過一個奏摺。
李治也明白馬周在說什麼事,顧左右而言他,每次都到最緊張的當口,把話題轉移到不關痛癢的地方。
一來二去,馬周明白了,李治在袒護他的舅舅長孫無忌。看起來依靠李治是辦不成事了。馬周退而求其次,忍耐一段時間,看長孫無忌還能搞出什麼花招來。
長孫無忌知道馬周向李治奏了他一本,正在焦慮不安的等待李治的處理結果,左等不來,右等不來,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任何消息。長孫無忌懸着的心放了下來.
此時,長孫無忌不是見好就收,而是得意忘形,又瞞准了馬周的另外一個親信,只不過這個親信是呆在長安城以外的地方做官。這次,長孫無忌的手段更加毒辣,直接做免官處理,事後又派人把人給殺掉滅口。
馬周是事後才知道的,通過詳細的調查,弄清楚事情的前後經過,掌握了關於長孫無忌第一手黑資料。藏而不發,故意向長孫無忌示弱,以顯得自己鬥不過他,開始全面撤退。
沒過一段時間,李績的一個屬下蕭雨,因為爭奪長安城外一百畝的地兒,與長孫無忌的官長發生了爭執。那管家仗着有長孫無忌做後台。根本不把李績放在眼裏,帶着一幫人,在蕭雨辦事的途中,把人給打了一頓。
蕭雨出身軍伍。身手還是有的,在與管家的人對戰中,雖然吃了虧,也把對方的人打得血流滿面,滿地找牙。管家不依不饒。徑直闖入李績的家中,向李績討要說法。
李績礙於長孫無忌的面子,沒有把事情鬧大,忍氣吞聲,把事情擺平。但是,這口氣卻咽不下去。尤其是那些跟着他南征北戰的武將們紛紛表示不滿。跟着英國公流血又流汗,難道因為他是關隴貴族,就不敢與他們對抗,而讓手下的人再流淚?
這時,有人悄悄告訴李績。最近,馬周和長孫無忌也鬧得不可開膠,而且把事情已經鬧到陛下李治面前去了。雖然陛下沒有懲罰長孫無忌,可也沒有處理馬周和他的屬下。
從這件事中,李績看到一線希望,一片曙光。李治不處理馬周,就意味着,對長孫無忌已經產生了不滿情緒,這是一個對自己極為有利的信號!
於是,找了一個機會。李績和馬周坐在一起閒談,談來談去,慢慢就扯到了最近朝內發生的一些事情。李績既是安慰馬周,又是激將馬周。稱馬周在這件事上做得有些畏首畏尾,沒給天下追求正義的士子們撐腰。
馬周身為中書令,消息非常靈通,當然也聽說李績最近和長孫無忌,因為一百畝地而產生不愉快的事。李績這樣說,正是要自己出頭。替他出一口惡氣。
馬周可不這麼傻,傻也做不了中書令、教太子如何做皇帝的太子太傅的高位。當然不會被李績當槍使。相反的,馬周還勸李績,都是同僚,同朝為官,磕磕碰普是再所難免的事。你我身系家國安危,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忍耐不了,而給陛下帶來無窮的麻煩,那樣,由個人恩怨,發展到家國爭執,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馬周是文官,李績是武官,但馬周也懂行軍佈陣方面的事,李績也是以眼光長遠而著稱,二人坐在一起,可謂是將遇良才,棋逢對手。李績忽悠不了馬周,馬周也忽悠不了李績。
於是,這次事情暫時告一個段落,雖然李績和馬周都把對方當作自己陣營里的最有力的幫手,也沒有完全依靠對方處理爭端。於是,長孫無忌便與二人都結上了怨恨。
如果就此收手,長孫無忌也不會落到將來的那種淒涼的地步。
長孫無忌在與李績和馬周的爭權奪利中,屢次獲勝,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績,便以為放眼整個李治朝,無人再是他的對手,開始不可一世,飛揚跋扈。
後來,長孫無忌因為高句麗的事,與遼東郡發生了一些矛盾。
遼東郡是李治朝一根緊繃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