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第3239章耕鑿居人有遠心
更新:10-27 12:32 作者:馬月猴年 分類:軍事小說
斐潛特意不是在平陽侯府,而是到了守山學宮之處來召開這個『見面會』,自然是有他的考量在內的。在平陽侯府內,固然是斐潛的主場,可是官方的味道就太強了一些,而守山學宮從一開始,就有一些學術先鋒的味道。
不管是率先展開的經文研究,還是對於科舉的學宮內大比嘗試,都可以說是船小好掉頭的典型。
斐潛想要展開對於當下這個階段新的理論的闡述和拓展,明顯守山學宮會比青龍寺更加的適合一些。畢竟守山學宮會更純粹一些,青龍寺規模雖然更大,但是也因為規模太大,混雜的人更多,心思什麼的也就更加的複雜,難以把握。
從春秋末戰國初開始,因為周朝的制度已經『崩壞』,導致百家爭鳴,其目的一方面固然是為了自己的國家諸侯帶鹽,另外一方面也是探尋在周制之後,國家應該往什麼方向上去走。
而很明顯,秦國最終贏了。
秦國的勝利,也導致了在春秋戰國之時的『百家爭鳴』,最終變成了『一鳴』,華夏中央集權大一統制度,成為被驗證通過,並且強有力的國家制度。
隨後的漢唐就貫徹了這條國家制度路線,直至唐代之時,擴展到了古典封建王朝冷兵器時代的巔峰。
唐朝的騎兵,注意,是在巔峰時期,幾乎是橫掃大漠,震懾邊疆,屠外國滅番邦,便是須臾之間,但很明顯因為技術的限制,交通的不便,以及制度跟不上等原因,中央大集權制度被迫改成了地方軍政府負責制,而尾大不掉的節度府,也使得從唐中後期一直綿延到了宋明,文官挾制打壓武將就成為確保皇權穩固的唯一手段,最終導致明末原本應該抵禦外敵的免疫系統,徹底成為了細菌入侵的溫床。
同樣,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從春秋戰國開始,涉及國家制度的研討人數,實際上是在不斷的縮減的,百家爭鳴盛況不再。其主要原因依舊是大一統之後,儒家成為了核心學派,而儒家對於其他學派的壓制力,也同樣展現在了學術之中。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仁者以財生民,不仁者掠民生財。國制,不可不慎也。制度得宜,則民生有常。制不宜,則如孔子所喟然,猛於虎也。』
嬰幼兒存活率極低的年代,再沒有比添丁增口更讓人高興的事情了。
當然,拋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單純談空中樓閣明顯是在耍流氓,但是同樣的,如果完全不顧基層百姓的死活,只想着在統治階級內部進行調整和改革,利益的騰挪,清末的制憲鬧劇就是最好的榜樣。
『夫國之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也,必須審時度勢,因俗施宜。故古之聖王,所以能興國者,以其知道也。使之合天地之道,百姓之心,然後可以長久矣。』
就像是孔子,在春秋戰國時期,他絕對是諸子百家當中的領頭羊人物,那個仿佛被老天爺砸了一下的天坑腦門上,絕對閃耀着常人難以匹敵的智慧之光。
在封建王朝的大一統中央集權的皇權制度和學閥制度之下,華夏古代的封建王朝固然可以在開國之後穩固百年,可也因為其制度是僅僅代表了極少數統治階級的利益,罔顧了基層民眾的需求,最終導致一代又一代的封建王朝的湮滅。
這個時代,根本不需要那什麼的生育。
可是過了百年呢?
千年呢?
是古人不清楚這一點麼?
顯然不是。
可問題是除了『天授君權』之外,他們還有什麼『法寶』來維持自己統治的『合理性』?
自然是咬死牙關,絕對不可能承認賤民才是國家根基,只能一味的強調精英才是國家的未來
斐潛緩緩的說道。
『民者,士農工商也。不偏不倚,不重不傾,方可如天之四柱,使得江山穩固,八荒靖平。』
而想要打破這個鐐銬,正面爭執顯然是不行的。
『昔之製法者,所以制國用者,必計乎人口之眾寡。蓋人之所從生者,地也;地之所由給者,人也。是以先王尚其本而輕其末,務其大而不責其小。是以生人既多,斯國之用自豐矣。』
凡事自然有利有弊。
只能是潛移默化,溫水煮蛙。
『夫生財之道,莫大於生人。故國未有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