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三國記 第948章 矛盾
更新:01-17 07:50 作者:伏波飄萍 分類:網游小說
劉禪感到奇怪,剛才還討論的熱火朝天,這怎麼一下就沒人說話了?問明緣由的劉禪,運用小孩子般的智慧,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李愛卿回成都,主管全國軍事,當然包括荊州,此舉並沒有違背先皇的遺囑。等過了這陣,國內平穩,李愛卿再回荊州赴任,也是一樣。丞相的提議非常好,朕現在決議,就這麼定了。」
對李嚴來說,跟着回成都當然比留在這裏當傀儡強。而且黃順明確發話,襄陽的安全,根本不用朝廷擔心,人家黃順還想着藉此機會對外擴張呢。自己若強留荊州,黃順會不會認為自己有心搶他黃順的功勞呢。
而回到成都,掌管天下兵馬,這權力就大了。若真有內亂發生,李嚴帶兵親自平亂,這又是一個擴張自己實力的好機會。相比之下,魏延在漢中的戰事,就是個消耗戰。此消彼長之下,蜀漢軍事第一人的交椅非自己莫屬了。
到時候,如果荊州方面有機會,自己就可以率領大軍,再次兵臨江陵城。有黃順的兵馬相助,江東絕難抵擋。這樣,既收復了荊州,也順利的把黃順的兵力納入自己的管轄之下。
加上黃順的兵馬,荊州在兵力上,就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荊州方向,也就順理成章的從原先的輔攻定位,變成了主攻。自己也就能就此穩壓魏延一頭。
雖然李嚴與魏延並無矛盾,但武無第一,文無第二。比較下高低的想法,誰都有,李嚴也不例外。
還有一層考慮,如果真如黃順所言,黃順單槍匹馬就拿下江陵城,再加上隨後附上的江南四郡,黃順就幾乎控制了整個荊州。從而成為事實上的蜀漢第一軍事外鎮,直接觸發了劉備在密旨中定好的條件。
李嚴在成都,也能更好的憑藉密旨運作。若身在荊州,就不那麼方便了。萬一被黃順發覺,自己的小命甚至都有危險。當然還是在成都保險。
「既然皇上和丞相都如此說,微臣不敢辭。只是一點,三少方才雖然自信滿滿,能夠獨力保住襄陽,甚至還有餘力攻奪江陵城。但江陵城太過敏感,江陵城一動則天下動。我認為,就算出現了攻取江陵城的機會,三少也不能輕舉妄動,需要交由朝廷定奪。」
李嚴如是說法,一是留着江陵城,作為自己的軍功,二是防止黃順做大,觸發密旨。李嚴很清楚,一旦他拿出密旨,這對蜀漢朝廷來說,無異於一場大地震。諸葛亮和黃順被打壓,就等若十姓被打壓,憑十姓的能量,做出如何反應,殊難預料。所以,密旨在李嚴手上,僅作為自身的一個保障就好,是萬萬不能輕出的。
李嚴也是一番好意,但不明就以的黃順聽來,卻完全就是另外一個味了:這個李嚴,拿着雞毛當令箭,劉備任命他為荊州方面總負責,這還沒正式上任呢,就開始對我的事情指手畫腳了。這要是以後正式上任,那就是頭上供着一個土皇帝嘛。不行,必須從源頭就予以制止,決不能在原則問題上妥協。
「夏吟坊就算不回歸蜀漢,也一樣要解決江陵城的問題。如果回歸了朝廷,反而不能放手收回江陵城,那這個回歸還有何意義?」黃順冷冷說道。
李嚴一聽,連忙解釋道:「收回江陵城,是我們的共同心愿,先皇正是為了江陵城,這才舉國大發兵,與孫權一決雌雄。我的意思是,我們敗了一陣,再次與孫權交手,爭奪江陵城,一定要慎重,能用上的力量,決不能閒置。
三少自信能夠憑藉襄陽的力量拿下江陵城,固然勇氣可嘉,可站在朝廷的立場,還是朝廷出兵,配合三少,一起攻打江陵城,把握更大。」
趙雲慢慢點頭道:「李將軍所言有理。」
黃順說道:「由襄陽單獨收回江陵城,矛盾只會集中在我與孫權上,不會影響到朝廷與孫權的關係,更不會影響到整個天下大局。
如果朝廷出兵,那性質就完全變了。先皇的前車之鑑,我們還不能吸取教訓嗎?戰場上,孫權的兵馬,明明不是我們的對手,我們為什麼最終失敗了?就是在天下這塊大戰略上,我們陷入了被動。曹魏尚且抵擋不住兩家的合力,何況於我們?」
趙雲神色再動,半響,方慢慢點頭道:「不錯!但以軍事論,李將軍的說法有道理,但考慮到天下大勢,還是三少的意見為高。能否收回江陵城,只能單靠襄陽,朝廷確實不便插手。」
趙雲如是一說,李嚴便在心中肯定:趙雲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