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雲隱錄 第八十五章 豪族與外戚
更新:10-15 23:20 作者:天涯逢緣 分類:其他小說
老年方逸繼續道:「在當時,統治合法性只是西漢的一方面難題。」
「漢朝的真正大一統,是在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但也正是漢武帝,無意間催生了社會上豪族的崛起,和外戚壯大。
可謂是按下葫蘆起了瓢
文景之治的數十年間,大漢帝國國庫充盈,錢財堆積如山。
甚至連串錢的繩子都因長時間未動用而腐爛。
到了漢武帝時期,帝國終於有了雄厚的資本,劉徹雄心勃勃,決心對匈奴發動戰爭。
這一戰,斷斷續續地持續了四十四年之久。
匈奴方面自然是被打得節節敗退,苦不堪言。
然而中原人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戰爭耗費巨大,國庫里的錢財如流水般傾瀉而出,很快便捉襟見肘。
朝廷無奈,只得向百姓徵收更多的稅款。
起初,一兩次的增稅,百姓尚能勉強承受。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稅負日益沉重,許多百姓不堪重負,只好拋棄家園,成為流民。
那些尚未成為流民的百姓,也深受其苦。
他們紛紛放棄土地,註銷戶口,投奔到地方豪族的門下尋求庇護。
這樣一來,官府便再也找不到他們,也就無需再交稅了。
當時的地方豪族,主要是戰國時期貴族的後代。
他們歷經數百年,盤根錯節,勢力龐大。
再加上文景之治時期,社會自由度高,許多大商人趁機崛起。
此外,還有地方的大俠、豪強,他們樂於結交四方朋友,願意庇護那些走投無路的人。
這些豪族在之前雖然已經存在,但勢力尚未達到巔峰。
朝廷對他們還有一定的壓制力。
然而,到了武帝時期,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朝廷掌握的戶口日益減少,只好向尚未逃走的人徵收更多的稅款。
這一舉動無疑是在逼迫這些人也投奔豪族。
於是,豪族麾下的人口越來越多,而朝廷掌握的人口則越來越少。
悄然間改變了大漢帝國的命運走向,為後世的政治格局埋下了伏筆。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貴族階層似乎已煙消雲散。
漢朝的皇帝初時頗感欣慰,以為從此可高枕無憂。
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新的力量——地方豪族,悄然崛起,再次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朝廷不得不依賴官僚體系來壓制豪族的勢力。
然而,官僚體系的運作離不開龐大的財政支持。
偏偏此時,由於豪族的興起,朝廷的財政狀況日益緊張,幾乎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如此一來,官僚們的待遇自然大打折扣,難以維持昔日的輝煌。
在生存的壓力下,一些地方官僚開始與當地豪族勾結,共同對抗朝廷的權威。
這一變化,無疑讓漢武帝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
為了打破這一惡性循環,漢武帝採取了一系列雷霆手段。
他首先打壓官僚的勢力,把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也就是司馬、司徒和司空,以形成彼此制衡。
後來乾脆由外戚充任三公,如衛青、霍去病等人,並賦予他們極高的權利。
但至少這些外戚還是有極大的軍功在身,官僚也不能多說什麼。
隨後,霍光也被冊封為大司馬大將軍,成為朝廷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同時,漢武帝頻繁更換丞相人選,在位前後,共任命了十三位丞相。
且多為唯命是從之輩,以確保自己的絕對權威不受威脅。